2014-03-13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不僅山川如畫,而且四季分明,花鳥繁盛,春蘭夏荷、秋菊冬梅,還有修竹垂柳、蒼松金桂,把西湖的四季山水裝點得無比秀麗;湖畔的花間林下,蝴蝶翩翩,蜻蜓裊裊;西溪的桑間陌上,黃鸝聲聲,白鶴悠悠,故而杭州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靈峰探梅”、“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諸景名勝。歷史上唐人白居易“山寺月中尋桂子”、宋人林和靖的故事,亦膾炙人口,引人遐思。
鐘靈毓秀的杭州,還是花鳥畫家的搖籃,如南宋之李迪,元代之趙子昂、王淵,明代之陳老蓮,清代之華新羅,乃至近代的吳昌碩、林風眠、潘天壽,亦無不與杭州有著難分難舍的丹青因緣。此風不絕,當代陸抑非、盧坤峰、杜曼華、馬其寬、徐家昌、閔學林諸教授繼之而起,形成西子湖畔中國美術學院的“學院派”花鳥畫家群體,如今,年青的韓璐亦成為其中之一員。
韓璐原為北京人,但自從考上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攻讀花鳥畫藝術之后,就為江南的風情物韻所迷戀,現執(zhí)教于本院中國畫系,安家于杭州西子湖畔。其所作花鳥畫,皆從江南自然景色中來,傾注著他對江南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畫出了江南的靈秀、生動、淡雅、質樸,使這些自然界中的尤物,皆有鮮活的生命,輕松、瀟灑、放逸、自然,卻無煙塵俗氣,頗得“天工巧造,素以為絢”之致。這不僅在于韓教授有一顆熱愛江南的赤子之心,更在于他造型功力的精深,工意兼具而又富于書卷逸氣,境界高華。尤其是近年所作,心師造化,格逸境空,題跋雋永,渾化純潔,了無縱橫筆墨斧鑿之痕,閱后令我刮目相看。這說明他的創(chuàng)作之情已達到自然放逸之境,即為潘天壽所云,達到八大、石濤僧人靜坐蒲團的地步,物我兩忘而物我相融,唯知花鳥之美,藝術之樂。韓璐年富力強,已有此成就,今后從藝之路必將前程無量,故贅上數語,以示期許。
任道斌
于丙戌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