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3
有一天,一位久未見面的高中同學問我:“你以前是畫人物的,現(xiàn)在怎么畫起樹石來了?”我呆了呆,沒有回答。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因為在這之前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又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個相聲段子,說是一位畫家在一把扇面上畫畫,先是畫仕女,沒畫好;又改畫張飛,又沒畫好;再改畫石頭,還是沒有畫好。最后只好把畫面全部涂墨,找書法家寫金字去了。
這個笑話是不是在說我???我背上有點汗了。
用水墨畫秋景寒禽系列好幾年了,一直有觀眾懷疑我對世俗不滿,是借畫泄憤。我也一直脹紅著臉解釋我的生活是如何的充滿陽光。直到有一天讀到歐陽修的一句話:“蕭條淡泊,此難畫之意,畫者得之,覽者未必識也。......”有這位大文豪罩著,所以,再有觀眾提及此事,我也就笑而不答了。
前幾天去看畫展,好多好多的大畫,令人目不暇接:各種各樣的題材、各種各樣的手法、各種各樣的面貌、各種各樣的形式......看著看著腦子里突然閃出一個詞——“筆墨本色”。我很想喊出來,幾乎到了嗓子眼了,但怕周圍的觀眾罵我神經(jīng)。我飛也似地逃出展廳,呼吸頓時暢快了許多,抬頭望天,依舊是那樣的藍、那樣的清澈??粗鴱V場不遠處,人們無拘無束地漫步,我笑了笑,哼著小曲歡快地回家了。
或許如今的人們真的是太忙了,忙得連“品”畫的時間都沒有,到展廳讓“視覺”來“沖擊”一下就算是很給你面子了。這就難為了我們許多畫家,為了讓對方多看一眼,整個的在搔首弄姿,就差一點在自己的畫前吆喝了。全然忘掉了什么是內(nèi)涵、什么是底蘊、什么是氣韻生動、什么是筆墨精神.....
肯德基是好吃的,比薩餅也不錯,可是讓你連吃一個月怎么樣?你肯定是覺得米飯好吃,可以吃幾十年、一輩子。是啊,中國人吃米飯已經(jīng)幾千年了,食品結(jié)構已經(jīng)溶入我們的基因,所以它合我們的胃口。
米飯是淡的,嚼的時間長了——有點甜。
外出應酬,每當我說不會喝酒時,全桌的人都會投來異樣的眼光:“畫畫的人怎么不會喝酒?”“不是說喝醉了畫得更好嗎?”眼神當中這畫家或是假冒,或是畫得不怎么地。起初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其實大部分畫家的好作品都是在清醒的時候畫的”“潘天壽也是不喝酒的”......。再后來,我也懶得說了,畫得不好就不好吧,說我不會畫畫也行。有句老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我想也是的。
(注:謝海讓我寫點文字,長短不論。我不擅長寫作便推脫畫畫太忙,他說非寫不可。沒辦法,我只好亂寫點東西應付他。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