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溫州大大小小的投資管理公司都嗅到了藝術品市場的投資機會。把資金交給專業(yè)團隊投資藝術品,投資者按持有份額收取利潤,這種操作模式類似基金的藝術品投資團隊正在溫州興起。
降低藝術品投資門檻
溫州這家珠寶公司的董事長金向陽說,他計劃成立的兩只基金,一只主攻書畫藝術,一只主攻珠寶。他負責珠寶這一塊,標的物包括當代國家級玉雕大師的作品、頂級翡翠、高端鉆石和彩鉆等。
公司為此配備了藝術品行業(yè)的專家團隊以及資產(chǎn)運作方面的管理團隊?;鹨?guī)定,管理團隊只有在年化收益率超過10%時才可以參與分紅。
在這個基金的規(guī)劃里,投資人的收益來源于兩個方面,分紅和藝術品增值部分。分紅靠的是在適當時候變現(xiàn)一組藝術品中的若干件,運轉(zhuǎn)周期在一年左右。真正大頭的收益來自于大件藝術品的增值部分。按照金向陽和他朋友的設想,這部分收益會在若干年后實現(xiàn)。目前變現(xiàn)的渠道主要是拍賣、投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等。
在溫州,像金向陽這樣開始運作藝術品投資基金的公司正在逐步增多。溫州在握藝術中心總經(jīng)理伍曉戈(化名)說,去年他還處于孤軍奮戰(zhàn)的狀態(tài),今年以來這類公司正密集出現(xiàn)。
做藝術品金融化業(yè)務是伍曉戈兩年前的打算,現(xiàn)在這個打算離具體實施只有一步之遙。目前他的團隊已經(jīng)簽下了多位青年油畫藝術家,并開始陸續(xù)收藏他們的畫作。未來他們的客戶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自己收藏整幅油畫,一種是以認購股份的形式參與到名作的收藏中。
伍曉戈以收藏的一幅名為《四面楚歌》的油畫為例,這幅油畫買來的價格是100多萬元。這個價格不是一般小投資者能承受的,如果分割成10份,就會讓更多投資者擁有投資機會。
在握藝術中心也在建立自己的資金池,未來會投資到油畫收藏中。目前,已經(jīng)有上百家企業(yè)和伍曉戈談過入資意向。對于收藏的畫作,伍曉戈有著自己的打算,“未來將它們送到國際拍賣會上拍賣”。
試水抱團拍賣
在建立藝術品投資基金前,金向陽嘗試過抱團參與藝術品拍賣的活動。
在上月舉行的西泠印社春季拍賣會上,金向陽的團隊拍下6件玉雕作品,總價在1300萬元左右,貢獻了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35%的成交額。今年6月,這批商人還在北京九歌春拍上以約2500萬元團購了齊白石的《長壽》、徐悲鴻的《墨馬圖》兩幅書畫。
拍賣完成后金向陽將這個資產(chǎn)包分成多份,接受身邊20多位溫商的認購,他自己認購了20%左右的份額。
藝術品證券化成雙刃劍
今年是國內(nèi)投資者重新認識藝術品投資的一年。今年初天津文交所推出“藝術品份額交易”, 首批上市的是已故畫家白庚延的作品《黃河咆哮》和《燕塞秋》。前者以600萬元的起始申購價拆分成600萬份,投資者最低可申購1000份。
兩幅作品隨后的漲幅讓投資者見識到藝術品證券化扭曲的力量。在短短29個交易日內(nèi),兩幅畫的每份交易均價都上漲至17元左右。按照市值計算,《黃河咆哮》一下子超過了齊白石、張大千等名家手筆。
隨后經(jīng)過一輪政策降溫,天津文交所在一片質(zhì)疑中淡出人們視野。前不久,新投入平臺的兩件藝術品在上市首日即跌破發(fā)行價,投資者每中一簽的最大虧損達到8.16萬元。
這一現(xiàn)象為參與藝術品投資基金的投資者提了個醒。
浙江產(chǎn)權交易所總經(jīng)理姚上毅對藝術品證券化持謹慎態(tài)度,“藝術品證券化交易是新興事物,在監(jiān)管層面上仍有不足,投資團隊如果不懂行很容易在保管和真假上出現(xiàn)問題。”他認為一旦這些被分割成一份份的股權可以在市場上流通,可能存在被過度炒作的風險。
來源:都市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