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2015年5月17日,國際博物館日的前一天,河北博物院將舉辦一場“唐代白石佛首捐獻儀式”。捐獻人郭鵬先生原為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現為古代藝術品經紀人,其捐獻的佛首經省文物鑒定中心專家組鑒定,與河北博物院《曲陽石雕》展出的石佛坐像佛身原為一體。千年古佛身首合璧,體現了社會各界對文化傳承和遺產保護的支持和關注。
【看點】
■唐代佛像身首分離上千年,終將合璧
■鑒賞家郭鵬天作機緣,海外尋回佛首
【正文】
在河北省博物院曲陽石雕展廳中,有一組五尊佛教造像陳列于展廳一側。中外觀眾在被其工藝之精美所傾倒的同時,難免夾雜著一絲遺憾之情。因為在這五尊佛像當中,唯獨有一尊唐代的坐佛像沒有佛首,在另外四尊佛像的對比下令人心生惋惜?,F在要告訴各位一個好消息,這座佛像離散的佛首已被青年鑒賞家郭鵬先生從日本尋回,并準備無償捐獻國家。郭鵬先生原為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現為古代藝術品經紀人。其無償捐獻千年佛首,使其身首合璧之舉,體現了社會各界對文化傳承和遺產保護的支持和關注。
該佛像于9年前于河北省南宮市后底閣村被發(fā)掘。而佛首則早在上世紀30年代便已漂洋過海,流入日本收藏家手中。又據推測,佛像遭毀至身首分離的原因可能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會昌法難”時期。如今,佛首又在機緣巧合之下被中國鑒賞家于海外尋回??芍^是命運多舛。
在今年的5月17日,也就是“國際博物館日”的前一天,河北博物院將舉辦正式的“唐代白石佛首捐獻儀式”,迎接千年佛首重歸故里,與佛身合璧。屆時,完整的佛像將首次與公眾見面,實在千載難逢。
故事:“千年古佛” 機緣巧合身首將合璧
故事還要從2006年4月說起,河北省南宮市后底閣村村民在村西頭的一個大土坑里取土的過程中,無意間發(fā)現了大量佛造像。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河北省文物研究會邢臺市及南宮市文物部門組成了聯合考古隊,從4月至12月期間,對后底閣村遺址進行了勘察和搶救性發(fā)掘。最終發(fā)現了包括佛、菩薩、飛天、力士等佛教題材造像及其殘塊共283件,以及大量灰磚、瓦當等建筑材料。文物年代跨越東魏、北齊到唐中期的數百年。分布面積達130萬平方米,遺址之大可謂嘆為觀止。
而在如此大量的文物中,有一尊被專家推測為初唐時期作品的漢白玉坐佛雕像,在出土時即已經頭部殘缺。雖幾經尋找,佛首仍不知所蹤。2013年6月,河北博物院建立曲陽石雕展廳,這尊佛像被選中與其它四尊相對完整的佛像一同陳列其中。
當時,作為河北人的青年鑒賞家郭鵬,經常出入這座博物館,對這尊在同一組展品中唯一缺少頭部的佛像印象深刻。懷著對殘缺文物的惋惜遺憾之情,郭鵬先生長久注視著這尊佛像,不自覺的已經將其形象牢牢的印在了腦海里。
2014年,郭鵬前往日本考察,無意間的在一位日本收藏家的藏品中發(fā)現了一枚漢白玉佛首。據這位收藏家所說,該佛首是其家族于上世紀30年代,從中國購買回去的。幾經打量,這枚佛首給郭鵬以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于是郭鵬開始在記憶中反復搜索,最終發(fā)現其很可能正是河北博物院展廳中那尊坐佛身上所缺少的那部分。郭鵬當即做出決定,一定要將這枚佛首帶回中國,使之與佛身重新合二為一。當時,作為河北人的青年鑒賞家郭鵬,經常出入這座博物館,對這尊在同一組展品中唯一缺少頭部的佛像印象深刻。懷著對殘缺文物的惋惜遺憾之情,郭鵬先生長久注視著這尊佛像,不自覺的已經將其形象牢牢的印在了腦海里。
但由于日本收藏家極少出售自己的藏品,郭鵬想要購買這枚佛首的請求起初受到了拒絕。但在郭鵬的多次努力和香港古玩協會的幫助下,郭鵬最終說服了日本收藏家,成功買回了這枚佛首。
回國后,郭鵬先生迫不及待的將佛首帶至河北博物院,在鑒定人員的幫助下,將佛首與佛身進行了首次對比。結果如大家所愿,二者的年代、材質、斷痕無不吻合,正是出自一體。當佛首與佛身成功拼合,斷痕在幾聲輕微的摩擦聲后嚴絲合縫的咬合在一起之時,在場的人無不激動萬分,不自覺的雙手合十虔誠禮拜,甚至有人已熱淚盈眶。
最終,在省發(fā)改委有關領導的關心下,河北博物院與郭鵬簽下了捐贈協議,正式促成了這件千古奇緣的佳話。
儀式:“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場城市活動
“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于1977年5月18日創(chuàng)立,目的是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yè)的參與和關注。
今年是第39個“國際博物館日”,由國家文物局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河北省文化廳、河北省文物局、石家莊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城市活動,將在河北省會石家莊市舉行。這是“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場城市活動首次在河北舉辦。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河北博物院作為主會場,緊緊圍繞主題開展活動。郭鵬先生所捐獻的這尊唐代佛首,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得數次戰(zhàn)亂和社會動蕩,歷盡周折才得以與佛身重新合璧。正好儆醒著我們,在一個不安定的社會里要保證一件文物的完整是多么的不易。因此我們更加應該深愛著今天這個和平而繁榮的世界。正貼合了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在17日為其舉行捐獻儀式必將給整個活動帶來了一個完美的開局。
人物:“郭鵬”古玩經紀人、青年鑒賞家
本次活動的捐獻人郭鵬先生原為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現為古代藝術品經紀人,著名青年鑒賞家,自媒體節(jié)目《觀鑒時刻》主持人。
作為一個河北人,郭鵬是從小在河北省博物院邊長大的。兒時經常在博物館的廣場上玩耍,大學時期還在這里做過畫展,所以對博物館有很深的感情。
當郭鵬先生在機緣巧合之下于日本發(fā)現這枚流失海外的佛首時,便已下定決心要將其買回,并無償的捐獻給博物館,既是為了尊重歷史和更好的保護珍貴歷史文物,也是為自己所熱愛的祖國和家鄉(xiāng)彌補一件遺憾。
河北博物院表示:“郭鵬先生的義舉功德無量,對此我院表示欽佩并致以深深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