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鳳凰嶺升宋時月,萬松深處詩歌聲。2016年10月29日下午,國際著名詩人、中華詩壇泰斗、世界文化大使、人文書法大家、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中國詩壇超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洛夫先生手書詩碑《根》落地西湖景區(qū)萬松書院。 浙江大學原黨委書記、浙江大學發(fā)展委員會主席、浙江儒學會會長張浚生;杭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
鳳凰嶺升宋時月,萬松深處詩歌聲。2016年10月29日下午,國際著名詩人、中華詩壇泰斗、世界文化大使、人文書法大家、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中國詩壇超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洛夫先生手書詩碑《根》落地西湖景區(qū)萬松書院。
揭幕儀式現(xiàn)場
浙江大學原黨委書記、浙江大學發(fā)展委員會主席、浙江儒學會會長張浚生;杭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杭州市政協(xié)書畫研究院院長何關新;國際華語詩壇泰斗、人文書法大家洛夫先生,杭州市文聯(lián)副主席張敏;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副主任鄧興順;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陳建春等嘉賓出席此次活動為詩碑揭幕。
浙江大學發(fā)展委員會主席張浚生致辭
萬松書院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薈萃之地,唐宋年間蘇東坡、白居易等大文豪都曾作詩于此。明清時期,萬松書院作為浙江省的最高學府,為國家培育了眾多像袁枚這樣的詩人、文學家,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必到之所。如今的萬松書院經(jīng)過重修,雖作為公園景點向市民游客開放,但仍然致力于傳承國學文化與藝術,不斷開展各類文化、禮儀傳襲活動,是西湖周圍唯一一處以書院文化為背景的主題公園。此次,洛夫先生植“根”萬松書院,旨在以詩歌與書法藝術重現(xiàn)萬松書院歷史之悠久,文化之絢爛。通過世界華語詩壇泰斗洛夫詩與書法碑銘融合揭幕,歌頌萬松書院文化淵源,深度發(fā)掘萬松書院文化脈絡,傳承續(xù)寫萬松書院文化經(jīng)典;弘揚西湖濃厚人文底蘊,打造杭州世界詩歌之都。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副主任鄧興順致辭
揭幕儀式上,同時舉行了洛夫先生詩集《漂木》和詩書集《天涯美學》捐贈儀式,鳳凰山管理處金志敏主任代表萬松書院接受捐贈并表示對洛夫的謝意。
捐贈儀式現(xiàn)場洛夫(左)金志敏(右)
席間主持人還朗誦洛夫詩碑----《根》:
非莖
非葉
非花
非果實
之能如此安于孤寂安于埋沒安于永世的卑微
是血
是鹽
是家
是乳汁
大地吮我喂我腐朽我又重創(chuàng)我為茫茫的時間
主持人朗誦洛夫詩碑《根》
這首詩《根》,洛夫用超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多維描寫歌頌了根的偉大,意寓著萬松之根,西湖之根,乃至中華文化之根,突出了生命之根與大地母親,還賦予了時光的永恒。象征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象征著中華文化經(jīng)久不衰,象征著萬松西湖正以飽滿的生命力走向世界!
現(xiàn)場嘉賓合影
嘉賓們紛紛稱贊詩人洛夫此舉對于建設詩意西湖和杭州文化名城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意義。與會人員熱烈討論,逐漸形成一個共識,杭州自古以來就是詩歌的創(chuàng)作發(fā)源地,李白、蘇東坡和白居易等詩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章。如今文化興邦杭州除了休閑之都、創(chuàng)業(yè)之都,更應該成為詩歌之都、夢想之都。一是符合全面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符合杭州人間天堂對自然風光和人文風雅的更高期待;三是對于我們重拾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杭州社會文明程度,強化杭州國際競爭軟實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現(xiàn)場嘉賓參觀洛夫詩碑
現(xiàn)場來了很多小學生,洛夫先生隨著同學一起朗讀詩文《根》,同學的熱情讓洛夫先生很欣慰,我們可以想象詩歌對這些孩子們的將來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這其中有多種可能,但無疑都是積極向上的,也許這才是文化活動最大的意義,少年強則中國強。
洛夫與學生一起朗讀詩文《根》
活動現(xiàn)場
洛夫為學生簽名留念
洛夫與同學們合影留念
試想在不遠將來,杭城的大街小巷充滿朗朗詩歌之情,飄逸著漢唐之風,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嘉賓們呼吁杭州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調(diào)動各方資源與力量,力爭通過五到八年推動和運作,通力打造杭州“詩歌之都”,讓杭州闊步邁向世界名城!
(從左至右)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榮華、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陳建春、秘書長周岳平、新華社溫哥華分社社長江亞平
洛夫(左)和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周岳平(右)
洛夫手書《根》之詩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