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意強:孔老師是我們的前輩,每一次看到孔老師的畫,見到孔老師的人,都能感到老一輩的謙卑。
在和他的交往中,我深深感到他的品德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謙卑”。為什么是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大家耳熟能詳,有可能都聽膩了,但我覺得今天重提這兩個字卻有特別的意義。大家知道,在今天的藝術(shù)世界里,我們經(jīng)常聽到“某某大家”、“某某大師”的稱號,而像孔老師這樣的畫家,藝術(shù)成就實際上稱得上大家,但他從來不稱自己是大家,他也不愿意別人稱他為大家,這一點既是他的清醒,也是他的謙卑;而正因為孔老師的清醒與謙卑,他在藝術(shù)上才會非常明確自己應該怎樣探索、發(fā)展,而不至于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他到了這么有成就的時候,仍然像是一個剛進入藝術(shù)領(lǐng)域的人那樣充滿好奇心,說明他清楚地知道一個藝術(shù)家要與四樣東西打交道:第一個就是藝術(shù)家自己;這里面主要指他的藝術(shù)狀態(tài),也就是說,要看他如何對待名、利、物、我的關(guān)系。第二個就是傳統(tǒng);傳統(tǒng)留給我們的東西并不是我們有時理解的那樣,仿佛它是一成不變的,實際上傳統(tǒng)一直在變化。我們翻開美術(shù)史,傳統(tǒng)每個時期都在變,每個畫家都不一樣,傳統(tǒng)為我們積累下來的優(yōu)秀遺產(chǎn)和表現(xiàn)的語言,每一個畫家都無法回避。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全然創(chuàng)新的東西,脫離歷史的創(chuàng)新幾乎是不可能的,創(chuàng)造與傳統(tǒng)無關(guān)的作品,這種作品將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厚度的。對于傳統(tǒng),孔仲起先生是著力下功夫的。第三個就是生活;藝術(shù)必須與自然、與生活打交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提倡的藝術(shù)源于生活,提著提著就變成政治口號了,這給大家造成了強烈的逆反心理。
事實上藝術(shù)家是不可能脫離生活、脫離自然的。我們不說生活和自然給了藝術(shù)家什么東西,至少它給了藝術(shù)家刺激,這種刺激是一個藝術(shù)家必需的,要沒有這一方面的體驗,他的創(chuàng)作勢必會空洞、會缺乏對觀眾的刺激;第四個就是觀眾;藝術(shù)家必須考慮到觀眾,這一點與生活的刺激是相關(guān)的。如果一個藝術(shù)家的作品沒有凝聚生活中值得感動的內(nèi)容,他怎么打動觀眾呢?這就是我所指的與藝術(shù)家有關(guān)的四個方面??字倨鹄蠋熢谶@四個方面做得特別好,他的風格和探索都是一以貫之的。他的作品雅俗共賞——雅致卻不矜持,不故作高雅;通俗卻不媚俗,不取悅市場。他不嘩眾取寵,沒有為追求某種新奇,而去搞那些不真誠的東西。同時他也沒有一味的固守傳統(tǒng),特別在“云水”這一中國畫表現(xiàn)領(lǐng)域,他有自己的特色,這也是他在中國畫云水畫法上的貢獻。我在之前的序言里提到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要求用中國畫的工具像油畫工具那樣去表現(xiàn)自然,這種對藝術(shù)的限制促使孔老師努力探索如何用中國畫的筆墨來表現(xiàn)西洋畫里才出現(xiàn)的那種氣勢,那種云水的流動感,在這一點上孔老師做得非常成功,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成就了新的中國畫云水畫法的形成。 柳 村:孔老師在畫冊的自述中也說到,他的作品表現(xiàn)生活、表現(xiàn)整體,他說他非常贊賞清朝戲曲家李漁講的一句話:“直言明說”。的確,孔先生的畫一看就明明白白,好像講順當?shù)脑捯粯臃浅SH切。我一直以來常用兩顆圖章,一顆是“貴自然”。
李漁的戲劇理論中也談到這一點,“貴自然”與“自然為貴”不同,他認為戲曲表現(xiàn)應該很自然,有生活氣息,有生活情趣,不裝腔作勢。“貴自然”除了強調(diào)以自然為師外,也體現(xiàn)了表現(xiàn)形式的自然親切。戲劇中強調(diào)不要做過頭戲,不要空洞無物,在繪畫上我們也有這種要求。孔老師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創(chuàng)作成果達到了這一要求??桌蠋煹臑槿艘苍S與他擅長“云水”有關(guān),孔子說“水有七德”,最后歸于大海,孔老師也是一位有德的長者。 丁羲元:孔仲起先生的畫我經(jīng)常看,在上海也常能看到,我與他本人也多有交流,但像今天這樣展廳里的大型展覽,和在他家里看到的還是不一樣,展廳里看更感到驚人??紫壬漠嫷谝皇菤鈩荽?、氣息好——氣勢磅礴,渾厚華滋,這點不是每個畫家都能做到的,只有像孔先生這樣的家學、這樣的背景才能夠做到筆力厚重,眼光新穎。第二點,他的畫融合南北。在畫史上,山水畫有南北二宗,其中北方有范寬、李成的高大雄偉,南方則有馬遠、夏圭,而杭州又是馬、夏山水的發(fā)展基地。
孔先生的山水畫南北二宗兼而有之,不囿于一家一派,這是很值得我們欣賞,同時也值得我們研究的。第三點,他的畫筆墨高華,氣勢宏大,并在追求山水畫的意境方面很有成就。過去我在他家中看過他臨摹的古代山水名作,功力非常深厚。在此基礎(chǔ)上他又師法自然,積累下了很多寫生稿,并出版過《孔仲起山水寫生法》。同時他作為一位中國美院的教授,有很好的理論修養(yǎng),我看過他寫的《尊受居畫談》,其中有一些寫得非常深刻,這是從實踐中探索總結(jié)得來的理論成果,學術(shù)性很高??傮w說來,孔先生的藝術(shù)融合南北,筆墨獨特。他的山水在對傳統(tǒng)筆墨的探求中結(jié)合了寫生,追求雅俗共賞的趣味。以我個人的觀點,如果他能夠在“雅”的方面再努力一點,在用筆方面再輕松一點,在色彩方面再大膽一點,那么他的成就還會更大。
孔先生水墨用得好,他畫云畫水,與陸儼少不同,陸先生畫水比較注意線條的流動性,用線多一點,孔先生的云水既用水墨渲染的方法來表現(xiàn),也用很多的線條來“皴”。這多數(shù)來自于寫生的靈感,與陸儼少確實不同,可以進一步發(fā)揮。有兩句話在我們的生活里是屬于貶義的,一句是“一鼻孔出氣”,另一句是“一孔之見”,不過對于孔先生來說,這兩句話卻是好的:他應該有“一孔之見”,用他的眼光所看到的,表現(xiàn)在畫里面,表現(xiàn)出獨特的境界來;孔先生就是要有“一孔之見”,而不要與別人“一鼻孔出氣”,不要雷同。相信孔先生繼續(xù)探求,還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帶給大家。 童中燾:仲起兄是大師兄,作為同事、朋友,一起交往合作了幾十年,對他的東西最了解,最了解的東西往往反而難講。來之前我稍稍思考了一下,講三點,實際上是與我自己對比著來講的。第一條,老孔有非常強的表現(xiàn)生活的能力,寫生的能力。他寫形的能力非常強。古人說,“畫,形也”,畫是要寫形的。老孔是追求意境的,就是情與形相融合的境界。景是最基本的元素,他這個本領(lǐng)非常強,他的速寫、寫生能力,我自己與他來比較,用四個字可以形容,叫做“自嘆不如”,也可以用顏回的“瞠乎其后”來形容,孔老夫子馳在前面,我看看快要到了,最后他還在前面,每次都是這個樣子,他奔也奔,他走也走,他馳也馳,結(jié)果我總歸“瞠乎其后”矣?。ㄒ姟肚f子·田子方》)就寫形能力來講我確實是“自嘆不如”。
他的畫,特別是被大家所推崇的云和水,尤其水,水是最難畫的東西,古人講山水畫家“靠山不靠水”,山是有形體的,而“水,活物也”,水是動體,極難把握,畫不好,是要餓肚皮的。老孔卻畫水,尤其是畫海,這個本領(lǐng)在當代可以說“無出其右”。這是第一點,寫景寫生的能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第二點,作品氣勢充沛,表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可以說是剛健正大。得其大者,沒有一點小家子氣,可能與他七十二輩之前的孔老夫子的胸襟、胸懷有關(guān),遺傳基因傳下來有關(guān)。他的用墨也有氣魄。董其昌說,知惜墨、潑墨,則思過半矣。老孔常常大筆潑墨,畫山畫云,達到氣勢相生,淋漓猶濕。第三點,他畫畫熟練,這一點我也很佩服,胸有丘壑,到了哪兒拿起筆就畫,這一點不容易??!我就很害怕,我現(xiàn)在在外面都不畫畫,不畫畫不是我架子大,是我實在沒有這個本領(lǐng)。而他恰恰有這一條:胸有丘壑,隨意駕馭,隨手寫出,都成文章,都有可觀。寫出是很不容易的。我又要回頭來說吳冠中先生,吳先生有一篇文章說到中國畫的“制作法”,未免太小看中國畫了。中國畫是寫出的,中國畫怎么能像工人一樣“制”啊。所以孔老師的這三點,我自感與他比起來,差距很大??桌蠋熓菑膫鹘y(tǒng)繼承過來的。走這一條路的人被吳冠中先生認為是傻瓜、奴才,今天我們這里是“大傻”、“小傻”集在一起了。我聽(杜)高杰兄說,昨天中央臺有一個吳冠中訪談錄里面說到,他把自己比成傳統(tǒng)大流里的一塊絆腳石,我們就是要不顧或者搬開這塊絆腳石,走我們的路。藝術(shù)必須“同中求異”。凡大藝術(shù)家,必定胸懷廣大,識得“異量”之美,不會否定異于己者的。 章利國:孔先生是一位非常平和與謙虛的藝術(shù)大家??紫壬纳剿?,無論是大尺幅的作品,還是小尺幅的作品,都體現(xiàn)了一種大氣和雄渾的特質(zhì)。按西方美學來講,雄渾也就是崇高。我感覺孔先生在自覺地追求這種崇高感,他在畫冊的自述里也講到一個藝術(shù)家氣質(zhì)非常重要,“藝術(shù)家要體現(xiàn)人類普遍的感情、達觀的氣度和廣闊的胸襟”,我在他的畫里面看到了他自覺的追求噶這種雄渾大氣,這種壯闊的美,我覺得孔先生應該不斷的保持下去,這是他作品中既能夠直觀感受到,也是深層次的美學品格。第二點,我覺得孔先生作品中有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紫壬恢焙荜P(guān)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繪畫的指導與提領(lǐng)作用,六十年從藝以來一直努力研習中國古代文化,這使我們看到他畫的水,不僅是寫生“師造化”基礎(chǔ)上的意象表現(xiàn),而且也體現(xiàn)了一種中國文化的精神。比如他在作品里面體現(xiàn)儒家以水“比德”的寄托,在我們中國古代的典籍《管子》、《孟子》里面有許多以水比德的記載,比較早的“比德”符號不是我們常講的梅蘭竹菊而是“水”和“玉”,孔先生的作品體現(xiàn)了“君子觀水必觀其瀾”的精神寓意。水在山水畫里很難表現(xiàn),而以它作為主要的表現(xiàn)對象或圖式來創(chuàng)作則尤其困難,孔先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相當成功。前面我講到孔先生的追求非常自覺,關(guān)于這一點我需要再補充一下。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有非常多的誘惑,特別是西風東漸以來,觀念游移,有時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么樣做。在這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孔先生的追求,他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堅守傳統(tǒng),卻又能努力適應今天的時代。我看他不但在上世紀60、70、80年代從題材上有新的表現(xiàn),在90年代和新世紀,他又在題材與思想兩方面創(chuàng)造了新的面目,表現(xiàn)了新的內(nèi)涵。我看到了孔先生這位前輩、這位大家,仍努力像不舍晝夜的水一樣埋頭前進。 劉國輝:孔老師的畫我很喜歡,云水、山石,我更喜歡云水,云水里邊更多體現(xiàn)了他的精神,他的云和水更多的寄托了他的內(nèi)涵,相對山、樹、石更有看頭。在山水畫這一行,山,畫的人不少;水,畫得好不多。童老師剛才已經(jīng)說了,沒有出其右者;能畫得那么好看,那么有筆意,那么有精神體量的,的確不多。孔老師的畫沒有故作清高,他很通俗、很有親和力,這一點很重要??赡艽蠹也辉敢庵v這種東西?,F(xiàn)在很多人拼命追古不是一個好的方向,畫畫得很像古人,真往古人面前一擺,就很假。傳統(tǒng)是好東西,就像味精一樣能夠提精神,但吃不好會弄得灰頭土氣,容易丟失了自己。這一點對于浙江畫家更重要,因為浙江是一個重傳統(tǒng)的地方,希望不要回到“偽古人”。
孔老師的畫里沒有這種東西,我覺得值得體味??桌蠋熥鳛橐粋€教授是絕對稱職的,他有很好的基礎(chǔ),技術(shù)非常全面、扎實。我為什么特別關(guān)注這一點?在當前回歸傳統(tǒng)的浪潮中,大家都提倡“道”,輕視“技”——以前光講“技”不講“道”,現(xiàn)在又到了另一個極端,光講“道”不講“技”,特別在人物畫的教學當中,理論家們更強調(diào)這種東西。所以我很贊成徐悲鴻的說法,我們進入美術(shù)學院的學生,起碼要給他們一個吃飯的本領(lǐng),這一點我們有沒有給他?不能老講風格啊,格調(diào)??!你把基本的東西教教給他們好不好!我覺得孔老師身上沒有這個毛病,山水畫教學中沒有人物畫教學的弊端,所以我們浙江培養(yǎng)了一大批很有作為的山水畫家,很有成就。這幾點使我體會很深,也值得自己進一步研究。 盧
分享到: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網(wǎng)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