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建波
對于正逢“上山下鄉(xiāng)”年代的金耀耿先生這代人來說,進入美術學院接受科班教育,顯非易事,如果說美院每年僅招收幾十人帶來的難度,尚可通過個人努力化解的話,社會動蕩、風波疊興、唯成分論、反知識、破封資修等,則遠非個體可以改變。金耀耿先生自小喜愛書法,并由書入畫,立志做一名畫家。當然,他早年的學畫過程也被打上時代的印記,他畫連環(huán)畫,畫宣傳畫,出墻報,樂此不疲,積累繪畫基礎。但當他試圖報考美院時,卻發(fā)覺大學之門只向工農兵敞開。于是乎只得響應號召,“上山下鄉(xiāng)”接受再教育,于七十年代中葉進了公安機關,一干三十余年。
幸運眷顧有所準備的人,早年的愛好,竟玉成了金耀耿先生,由于有繪畫基礎,他被安排從事與繪畫相關的刑事現(xiàn)場繪圖工作,他兢兢業(yè)業(yè)鉆研業(yè)務,又從刑事照相入手,苦攻攝影藝術,很快從一位普通的技術人員,成為行業(yè)里的佼佼者,相繼出版了《摹擬畫像》、《現(xiàn)場圖圖例范本》、《刑事犯罪現(xiàn)場繪圖》、《家庭攝影藝術》、《攝影技術》等專業(yè)書籍。
潛藏于內心深處的癡迷,只要時機合適,總會不可抑制地噴薄出來。忙碌的工作之余,金耀耿先生重整畫案,濡墨拈毫,游弋于書畫藝術。他的書法長于行草,兼工篆隸,上溯羲獻父子,下探明清,于米南宮、趙松雪、董文敏等名家,鉆研領悟,形成清雋秀麗、雅俗共賞的個人面貌。
金耀耿先生的中國畫,花鳥、人物、山水兼習,尤以熊貓見長。其人物畫或表現(xiàn)酒仙李白、顛僧濟公,或描繪稚童嬉戲、仕女浣紗,形簡意濃,神趣兼得。
金耀耿先生最擅長畫國寶熊貓,他師從中國美院老教授洪世清先生,又千方百計收集熊貓的圖像資料,到動物園近距離觀察熊貓,掌握熊貓的習性、動態(tài)。在“相看兩不厭”中對熊貓產生了強烈的表現(xiàn)欲。在金耀耿先生筆下,熊貓或獨行孤眠,或雙棲相擁,或一家三口覓食游戲,它們臥松枕石,觀云聽泉,平和從容,憨態(tài)可掬。文震亨《長物志》云:“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金耀耿先生筆下的熊貓,實際上也是人類社會的寫照。他贊美黑白分明,不入凡俗的熊貓,也是贊美處世光明磊落,坦蕩無私的君子之風。
天下滔滔,大抵中人。對于大多數畫人來說,成為大畫家并不是習畫的原動力。清王昱《東莊論畫》有言:“學畫所以養(yǎng)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迎靜氣。昔人謂山水家多壽,蓋煙云供養(yǎng),眼前無非生機,古來名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金耀耿先生將其主要的閑暇時間投入于書畫創(chuàng)作,完全無意于名利的博取,他只是實現(xiàn)著自小就烙刻于心靈深處的愛好,沉溺于書畫藝術帶來的無限樂趣。公干之余,放松身心,忘懷塵俗,在筆墨揮灑中享受以畫為樂、以畫為寄的至味,在師友的肯定與鼓勵中執(zhí)著于藝術追求。神清氣暢,樂趣無窮。
頃者,西泠印社出版社輯集金耀耿先生歷年所作熊貓題材國畫精品,出版《金耀耿熊貓作品選》,我經道友紹介,先得拜讀部分作品,有所興會,遂雜書千字以為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