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昨日舉行的北京翰海春季拍賣《中國當代書畫》專場上,參與競拍的投資者頻頻舉牌,價格一路攀升,短短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成交金額就超過了5000萬元。當代書畫家陽太陽的一幅《青羅碧玉圖》創(chuàng)當天拍賣的最高價330萬元,著名書畫家吳冠中的一幅《濱海松林》也拍出了200萬元的高價。
精通藝術品投資的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房地產(chǎn)投機受到抑制、股市乍暖還寒的形勢下,大量社會閑置資金涌進藝術品市場,成為近期藝術品拍賣場面火熱的主要原因。北京翰海拍賣公司副總經(jīng)理王彥朝告訴記者:“這次拍賣,個人投資者、公司法人和畫廊等方面的反應都很積極,但競買人還是以個人投資者占多數(shù)。”
記者從拍賣現(xiàn)場看到,一位投資者在競買成交之后,當場拉開自己隨身攜帶的大提包,拿出一捆一捆的人民幣付款,并馬上提走了購買的書畫作品;另有一些投資者拎著密碼箱到現(xiàn)場交易。那些“現(xiàn)代派”的投資者們,不用這種“笨”辦法,而是用銀行卡輕輕一刷,幾十萬現(xiàn)金輕松支付。王彥朝事后告訴記者:“當天現(xiàn)場付款、現(xiàn)場提貨的成交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游資涌進藝術品市場的火爆程度。
一位書畫鑒定專家告訴記者:“從事藝術品投資,要求收藏者要用敏銳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有增值潛力的作品,而且投資者還要有鑒別真?zhèn)蔚哪芰?,因為拍賣行并無鑒定作品真?zhèn)蔚呢熑巍?rdquo;而另一位藝術品投資方面的專家則表示了擔憂:“藝術品市場與樓市、股市一樣,也存在泡沫,游資涌進時水漲船高,游資退潮時,接最后一棒的人會虧得很慘!”
以上專家的意見也許能給投資者一些啟示,在從事藝術品投資時保持風險意識。(記者 凌嘉)
來源:中財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