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摩詰圖 唐 佚名 莫高窟壁畫 縱95厘米 橫約80厘米 甘肅敦煌莫高窟103窟
甘肅敦煌莫高窟103窟前壁的維摩詰經(jīng)變,是根據(jù)《維摩詰所說經(jīng)》繪成。通過敘述“辯才無礙”的維摩詰居士,與前來問疾的文殊菩薩展開一場辯論,來闡發(fā)佛教大乘理論。
《維摩詰圖》描繪維摩詰與文殊菩薩辨法之時,各國供養(yǎng)人皆往探視、恭敬禮佛的神情。供養(yǎng)人中有“昆倉奴”、“婆羅門”、西域胡人等。他們態(tài)度虔誠,神情肅然,手持供奉之物,正緩步向前,似要奉獻給佛祖的代表。壁畫以“問疾品”為主體,描繪了《維摩詰所說經(jīng)》中最生動的情節(jié)。右側(cè)是維摩詰示疾、左側(cè)是文殊問疾及門上的三佛說法。維摩詰手握麈尾,在帳內(nèi)撫膝而坐,身體前傾,眉鋒微挑,似正辯到激烈處。雖面有病容但精神矍爍,涵容興奮、激昂的活力,表現(xiàn)出他善于辯論、以詞鋒制服對手的特點。帳下畫前來聽法的各國王子,面貌各異,肌色和服飾均不同,神采風貌各有特點,實為唐代以前所未見的各族人物圖。圖中的文殊菩薩受佛囑托,率眾前來問疾,從容就坐一面,舉止莊重,神態(tài)自如,與慷慨激昂的維摩詰形成對比。下部繪隨同文殊前來聽法的帝王群臣。
此圖屬吳道子一派畫風,作者刻意追求線的造型功能,淡墨起稿,黑墨定型,濃墨提神。線條的粗細虛實,運筆的輕重緩急、披離點染,全都浸透在人物的皮肉筋骨之中。所畫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動”、“超出縑素”之感。與傳世初唐畫家閻立本的名作《歷代帝王圖卷》相比,毫不遜色;就賦彩的豐富論,尚有過之。
來源:NO.1美術(sh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