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32
點擊率:3551
為藝術市場把脈導航 啟動人文藝術家評選
1日上午論壇主席臺(從左到右為):陳琪、唐勇力、駱毓龍、王文勇、蕭峰、何濟海、馮健親、
何水法、孔仲起、楊家永
本報訊:藝術市場火爆中的理性思索,人文藝術家的推薦評選,藝術財富對社會進步、文明提升的作用和貢獻等等,都成了“2006上海·中國首屆藝術財富高峰論壇”的熱點問題,新年第一天在上海新苑賓館舉行的論壇是由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藝術市場聯(lián)盟主辦,杭州三達文化投資策劃有限公司、杭州江南書畫經營有限公司、上海新苑賓館承辦的。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會長、藝術市場聯(lián)盟主席何濟海,中國美協(xié)顧問、中國美院原院長蕭峰,著名書畫家馮建親、何水法、孔仲起、唐勇力、朱葵、丁中一和著名理論家徐建融、章利國、黃鼎,著名企業(yè)家王文勇及著名的藝術家、評論家、企業(yè)家、經營家、社會名流近百人濟濟一堂參加此次論壇。
如今藝術市場化已成為一種趨勢,愛好、消費、收藏藝術品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亦是尊重和繼承發(fā)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之體現。2005年是書畫藝術品市場新聞迭出最值得回顧的一年。一方面交易火爆,收藏持續(xù)升溫;另一方面不理性不健康的現象顯現。如何“規(guī)范交易秩序,培育藝術市場,繁榮藝術創(chuàng)作”,建設“繁榮、規(guī)范、健康發(fā)展”的藝術市場,成為社會各界思考的問題。此次論壇與眾不同在于更多的真實批評,透視藝術市場升溫,分析癥結:文化產業(yè)、藝術市場,占我國經濟產值的比例仍很小;文化市場尚很不規(guī)范;藝術市場這一行業(yè)從業(yè)者的素質不高;國內藝術品市場缺少穩(wěn)定的力量;藝術評論千篇一律;藝術品的造假作偽現象嚴重,盲目炒作之風越演越烈。本次論壇為藝術市場把脈導航,提出人文藝術家的觀點,重新強調藝術與社會、與生活的聯(lián)系;強調藝術家的對現實的社會、文化、政治問題的關注和介入;探討藝術和公眾的關系以及公眾對藝術的廣泛參與,這種有效的互動,將極大促進藝術市場與現實社會生活的有機聯(lián)系,從而讓藝術的生存方式,獲得更廣泛意義上的公眾關注和參與熱情。藝術創(chuàng)作與時俱進和藝術家們人文精神成為本次論壇熱點問題,論壇推出了人文藝術家評選標準。
會議認為,這次論壇立意很高,將對機遇和危機并存的藝術市場指導發(fā)展方向。藝術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既有物質屬性,又具精神內涵。藝術品在記錄人類的具體記憶、認知、情感、欲求的時候,深刻表現了人類的精神本質,超越于一般勞動產品之上,具有標注文明發(fā)展的不可替代或復制的品格,從而獲得進入上層建筑所必須的“歷史感”。
藝術財富的理念將大大拓展藝術市場發(fā)展的廣度和深度,將為全國藝術市場提供有益啟示。本次論壇將突出“藝術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主題,帶動社會中高層人士“熱愛藝術、享有財富”,詮釋“財富因藝術而高貴、藝術因財富更精彩”。本次活動具有起點高、內容新、影響大的特點,活動內容豐富,有關于藝術產業(yè)、藝術投資和經濟文化發(fā)展,藝術產業(yè)發(fā)展的問題和對策的論壇;有論壇上海會場(上海新苑賓館)授牌儀式,有藝術家筆會,這些都旨在積極推動長三角經濟和藝術的互動發(fā)展。
2006上海·中國首屆藝術財富高峰論壇組委會
2006年1月5日
參加會議的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