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西湖--世界大詩人洛夫追思會在杭州舉行
“情系西湖--世界大詩人洛夫追思會”由相約西湖主持人屠丹紅主持。出席的嘉賓有:杭州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何關新,杭州市人大常委、市僑聯(lián)黨組書記林國蛟,杭州名人紀念館館長翁中華,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zhí)行主席陳榮華,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周岳平,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副主席胡德林,杭州名人紀念館副館長張帆,浙江社會文化研究院院長應忠良,眾安房產(chǎn)有限公司總裁汪水云,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原教育領事杜健,浙大校友會揚帆詩社社長張德強,浙大校友會揚帆詩社副社長王自亮,浙大揚帆詩社副社長兼秘書長岳耀勇,著名詩人晏榕,兩岸詩會桂冠詩人潘維,上海順風餐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稚亮,文化推廣人邵紅,加拿大中國工商聯(lián)合會副主席陳立展,浙江電視臺主播江皓,文化推廣人金志敏,杭州純真年代書吧主人朱錦繡,杭州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楊宇全及追思會統(tǒng)籌周楨杰、溫軍紅等。
杭州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何關新致辭
出席當天追思會嘉賓還有蘭心、徐薇、 顧珍珠、陳科萍、黎志軍、方利娟、鄭秋明、楊文煥、陳懌文、宋振鵬及杭州風華中學的師生們。
追思會首先播放了洛夫太太陳瓊芳女士為本次追思會的講話語音。然后由杭州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何關新首先致辭,他說,今天下午我們相聚一堂,追思懷念洛夫先生光輝偉大的一生,尋找中華文脈的正大風流 ,為我們生命境界提升尋求血脈和靈魂。
洛夫,永恒的文化高山,中華詩壇泰斗、世界文化大使、人文書法大家、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臺灣最著名的現(xiàn)代詩人,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顧問,被詩歌界譽為“詩魔”。
洛夫學養(yǎng)深厚,他的詩作是一座座高峰,無論從表現(xiàn)手法、藝術風格、關注視野、美學基礎等方面都有著極高的價值。洛夫的詩文與書法充滿了東方智慧、人文精神以及中華文化的特有情趣。
洛夫乃一代名士,高風峻骨,他的人文思想、品學修養(yǎng)堪為文化旗幟,代表著中華文化發(fā)展的正確方向與道路,他身上所具有的圣賢氣象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上偉大的士大夫精神。
縱觀洛夫光輝的一生,可以從文化淵源上歸結為,他是一位偉大的探索者、杰出的哲學思想家、美學創(chuàng)造大師和一代人文書法大家。首先他是個偉大的探索者,他對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文學發(fā)展道路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出了東西方文化互鑒共融的演進陽光大道。洛夫作為杰出的哲學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更是達到一個空靈的高度,他以《漂木》宏大而獨特的視角,觀察與思考著萬物與人,生與死,道與禪,世事輪回與永生。洛夫更是一個美學創(chuàng)造大師和人文書法大家。他所創(chuàng)造的“天涯美學”,具有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寬闊豐厚的文化視野和宇宙境界,以及詩性藝術的美學表達,創(chuàng)造著屬于中華文化的清新至美境界。
接著由杭州名人紀念館館長翁中華女士致辭,她說,洛夫先生生前心系杭州,情系西湖。他曾經(jīng)在杭州的虎跑泉一邊躲雨,一邊品味著“情緣不絕,與西湖世世為夫妻的”一壺上好龍井,寫下了“雷峰塔里塔外的韻事二三”,在杭州他寫下名詩《杭州紙扇》,還曾兩度來到唐云藝術館,為我們寫下相約西湖的美好詩篇,留下《斷橋六行》的絕唱。他的詩碑,永久矗立在萬松書院成為經(jīng)久的文化盛典,也為西湖文化景觀遺產(chǎn)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懷。
杭州歷史上,有白居易、蘇東坡等諸多的文化名人,雖非本土杭州人,但卻情系西湖杭州,為杭州和西湖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洛夫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值得我們紀念的杭州名人,洛夫先生對杭州,對西湖的情誼永遠被我們所銘記,感謝他為杭州為西湖留下了不朽的詩篇。
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zhí)行主席陳榮華致辭。陳榮華是位非常有愛心和人文情懷的企業(yè)家,對洛老充滿感情,多次贊助他的文化活動,從溫哥華到深圳,再到杭州,追隨洛夫和中華文化,展現(xiàn)了他作為海外游子的情懷和風采,他說,我們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同洛老結下深厚情緣。也榮幸擁有洛夫這樣文化泰斗作為顧問,讓我們基金會運作文化公益項目更具有人文高度,彰顯了加強文化藝術交流、促進多元文化發(fā)展、推動社會文明進程的宗旨。
2015年8月8日,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暨絕色風荷加中藝術名家文化交流邀請展開幕,洛夫曾為絕色風荷人文集作序并書寫了絕色風荷亮麗綻放的書法。
2015年8月10日,我們基金會舉辦的東方文化系列講壇首講在UBC舉行,洛夫親臨現(xiàn)場,對中華文化融入世界作了深入淺出的演講。
2015年11月2日,我們基金會攜手相約西湖活動組委會,舉辦了天涯美學--洛夫詩書品鑒會,洛夫、陳瓊芳夫婦和國內(nèi)外嘉賓云集,共同賞析、研討洛夫的詩書和美學成就,而《天涯美學》人文專著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發(fā)行。
2016年2月25日,我基金會攜手潘天壽基金會推出的首屆UBC大學潘天壽獎學金頒獎典禮暨東方文化系列講壇之二,洛夫再次登臺作了中華文化讓我活得更有尊嚴更加理直氣壯的演講。
2016年8月6日由著名教授趙月枝牽頭發(fā)起,我們基金會攜手加拿大SFU大學于舉辦了漂木跨文化論壇,系統(tǒng)地就洛夫詩歌、書法和哲學思想對多元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重要意義作了研討。加拿大政府專門為洛夫頒發(fā)了杰出貢獻獎。
2016年8月6日我們基金會還與溫哥華漂木藝術家協(xié)會共同主辦了洛夫詩歌音樂會。
2016年10月29日,由我們基金會策劃的洛夫植根萬松書院詩碑落成儀式隆重舉行,洛夫夫婦、張浚生書記、何關新副主席、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領導和基金會同仁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水墨微笑——洛夫詩意書法作品展2016年11月21-24日在上海圖書館舉辦,我們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是支持單位,并出版了水墨微笑人文專著。
洛夫畢生為中華詩歌和中華文化融入世界鞠躬盡瘁、創(chuàng)造輝煌。 洛老我們所有華人以您的文學成就和融入世界為傲。大中華文化圈正因為有了您這樣的文化大師,我們對世界文化文明才有著不可或缺的價值,去鑄就中華文化更加輝煌的現(xiàn)在和未來!
在追思會上,杭州市人大常委、市僑聯(lián)黨組書記林國蛟,浙大揚帆詩社社長、著名詩人張德強,浙江社會文化研究院院長應忠良,浙大揚帆詩社副社長,浙江工商大學教授王自亮,兩岸詩會桂冠詩人潘維紛紛做了發(fā)言。著名詩人晏榕朗讀了來自全國各地詩壇名家的悼念詩文和挽聯(lián)。
浙江社會文化研究院院長應忠良講話
著名文化推廣人周岳平說,洛夫從靈河出發(fā),歷經(jīng)石室之死亡的洗禮,背向大海,如同漂木抵達溫哥華,三千行諷諭長詩,矗立的是世界華語詩壇的金字塔。洛老,您從我們身邊走去,留下世世代代取之無盡的文化思想。 您走向海洋、天空和浩翰的銀河,追尋詩境的升華。您曾呼吁,讓杭州成為世界的詩歌之都。您在穹宇發(fā)出光芒仍然照耀我們前行,我相信,您的宏愿在更多有識之士的推動下,必將實現(xiàn)!
著名文化推廣人周岳平講話
周岳平追憶同洛夫相知相交的歲月,從二O一四年五月十三日同洛夫相識于溫哥華,到二O一七年六月八日雪樓送別他和太太回流臺灣,其間所有的點點滴滴,終成生命的印記。其間悲從情來,幾度哽咽,他飽含深情地誦讀了自己寫于溫哥華惠斯勒風雪之夜悼念洛夫之詩《祭漂木》:
黃土塵揚里
躺下
躲過千萬次撕裂和焚燒
滾走
溪水流澗
鳥語花香
愛恨情長
終于淪入海洋
清風
星空
蔚藍的夢
背向大海
思緒很綿長
是瓶子的信札
還是宿命的無奈
周期性的天花
痢疾
霍亂
還有紅太陽
飄浮
是詩人生命之根
虛空
才可以同天涯對話
葬我于雪
只有三千行的浪跡心志
打開靈性銀河的暢想
洛夫在生前曾滿懷欣慰地說道,如果詩歌是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的話,周岳平先生則是他有生以來最有價值的知音。從周岳平主導策劃推動“漂木跨文化論壇”展現(xiàn)洛夫的天涯美學思想和漂木的洪荒視野,到策劃創(chuàng)意《根》之詩碑落地杭州萬松書院,再到策劃實施《水墨微笑》詩意書法展亮相上海圖書館,周岳平和周楨杰父子對洛夫文化推廣竭盡全力默默奉獻,展現(xiàn)了當代優(yōu)秀文化推廣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杭州名人紀念館副館長張帆女士,因洛夫相約西湖而同她結下深厚的人文之緣,她與會者一起分享洛老的人文之旅。
在嘉賓們發(fā)言后,是捐贈儀式:由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zhí)行主席陳榮華、副主席胡德林向杭州名人紀念館捐贈洛夫的《天涯美學》和《水墨微笑》詩書專著,由杭州名人紀念館館長翁中華、副館長張帆接受捐贈。從此,洛夫的詩歌和書法、文化思想成為杭州名人紀念館的珍藏。
接下來是洛夫詩歌吟誦及回憶追思洛夫活動,在他的詩書和文化哲思里尋找我們生命的養(yǎng)份。揚帆詩社副社長兼秘書長、浙江省朗誦協(xié)會副會長岳耀勇和浙江圖書館文瀾朗誦團成員徐薇一起朗誦洛夫詩篇《因為風的緣故》。
洛夫去世后,世界各地不同形式紀念活動層出不窮。有位來自浙江義烏的詩意女子名叫蘭心,三月二十日第一時間在她蘭心讀詩平臺推出洛夫詩歌專題誦讀,令人感動。她也來到追思現(xiàn)場誦讀洛夫的名篇《眾荷喧嘩》。
杭州市風華中學王杭軍老師攜風鈴文學社的同學們朗誦《根》
杭州市風華中學王杭軍老師攜風鈴文學社的同學們朗誦《根》,此詩洛夫生前節(jié)選手書成為詩碑永遠矗立在杭州萬松書院。
來自溫哥華的留學生、《天涯美學》編委陳科萍朗誦了洛夫的《水墨微笑》。
相約西湖主持人屠丹紅朗誦洛夫的詩《煙之外》
洛老仙逝,杭州市政協(xié)原主席葉明,溫哥華美術館亞洲館總監(jiān)、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顧問鄭勝天,杭州市美協(xié)名譽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委吳山明,潘天壽基金會會長勵國儀,西安美院院長郭線廬,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陳建春,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詩人)崔志剛,加拿大極康中醫(yī)院院長卓同年,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趙月枝,新華社溫哥華分社原社長江亞平,內(nèi)蒙古著名詩人阿古拉泰,著名詩人、朦朧詩代表人物楊煉,著名詩人、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楊克,著名詩人、當代漢語詩歌重要代表晏榕,著名詩人、《山東詩人》雜志社主編馬啟代,著名詩人、南京理工大學教授馬永波,著名詩人路也,內(nèi)蒙古著名詩人溫古等社會各界名流紛紛來電來函寄托哀思,他們都出任了追思會顧問。浙江省作協(xié)名譽主席黃亞洲專門創(chuàng)作了悼念詩歌《與詩人洛夫迎頭相撞》,由杭州名人紀念館何寅杰朗誦,他和施蘆益深情并茂的朗誦了洛夫的名詩《蘇堤》、《白堤》,回蕩著洛夫同西湖的深厚情緣。
陳榮華和周楨杰為洛夫詩碑獻花
隨后,人們到萬松書院向洛夫詩碑獻花并齊聲吟誦他的名詩《根》。天色漸晚但人們卻久久不愿散去,追思著洛夫在杭州的音容笑貌點點滴滴和他那不朽的詩篇。
洛夫詩碑獻花
追思洛夫,追念他同我們西湖和杭州的情緣,激勵著我們傳承和弘揚他的文化思想,推進社會進步和文明,提升城市品位和我們的文明素養(yǎng)乃至生命境界,做中華文化文明的捍衛(wèi)者、弘揚者,為推進世界文明作出應有的貢獻。
大師行遠,洛夫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他那燦爛詩文,更有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守護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不懈追求,天行健以光大中華為己任。幸哉,中華詩詞有洛夫。壯哉,洛夫文化精神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