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佳士得拍賣現(xiàn)場
藝術品查稅事件已經(jīng)越來越深入,其深入的程度和涉及面之廣恐怕已經(jīng)超出了很多人最初的預料。藝術圈的從業(yè)者們可能都感覺到了此事對將來藝術市場的影響,這很有可能是藝術市場新一輪洗牌的開始。
針對風起云涌的藝術品查稅事件,新浪收藏頻道5月28日發(fā)起了微博投票:你認為藝術品查稅風暴對藝術市場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博主耘林章文在微博上就此話題發(fā)表了他的三點意見:第一、直接影響幾大藝術機構面臨退場危險,這些機構經(jīng)營藝術市場的金額超過10億元;第二,稅收問題一定會嚴重影響內(nèi)地與香港及國外藝術品流通,高額的 稅收讓大家重新審視市場風險;第三,稅收問題讓藝術圈內(nèi)增加保護意識,讓偷稅藝術家、機構惶惶不可終日,大家會謹慎介入市場。就此話題,新浪收藏電話采訪了耘林藝術品交易中心常務副總經(jīng)理章文先生,他詳細的闡述了他的這三個方面的看法。
一 幾大藝術機構面臨退場危險
章文提到,這次查稅風波最直接的影響是幾大藝術機構面臨退場危險,這些機構分別是相關幾個與此次稅收案件牽涉的藝術機構及其運作的基金項目,還有牽涉到從2008年開始相關幾家機構先后發(fā)行的幾只藝術基金,當然也有與相關人員有牽連的私募基金。這些機構和個人都是目前藝術市場中最活躍的一部分,經(jīng)營藝術市場的金額超過10億元,這部分一定會因為事件的發(fā)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 稅收問題將讓香港成為藝術重鎮(zhèn)
現(xiàn)在,大畫廊紛紛落戶香港,我們知道的已經(jīng)有站臺中國、東站畫廊、藝門畫廊、唐人畫廊,佩斯北京聽說也將移師香港,畫廊到香港避稅已經(jīng)成為一個發(fā)展趨勢。章文強調(diào),香港將不僅是藝術品拍賣中心,而且會成為畫廊交易聚居的中心。此次案件發(fā)生后,香港的藝術品儲存業(yè)務比如藝術銀行等也會被帶動起來。將來內(nèi)地藏家買了作品,很可能就直接存放在香港。
三 稅收問題讓藝術圈從業(yè)者人人自危,并增加保護意識
具體到個人,查稅事件的影響又是什么呢?章文的看法是,現(xiàn)在在拍場買畫的人都用現(xiàn)金,這些沒有繳納過個稅的隱性收入也將浮出水面,比如范曾的藝術品交易都是通過榮寶齋來交稅的,交易多的時候一個月要繳稅300萬,所以想想看,藝術市場那么多的交易,如果細算是多少稅?此外,通過拍賣抬高藝術家價格的市場運作行為也會受到影響,一些藝術家通過拍賣拉升市場價格,這樣的成本會越來越大。
藝術品查稅事件不能和賴昌星案相提并論
就東方早報關于查稅事件的文章中,把這次藝術品查稅事件和賴昌星的逃稅事件相提并論的問題,章文說,東方早報如此報道這有點過了,因為賴昌星案是一個有國內(nèi)國外政治影響案件,而這次藝術圈的查稅事件僅是藝術圈關注的熱點事件,肯定不會產(chǎn)生像賴昌星案那樣的影響力。至于對兩案涉案金額的比較,章文認為,金額是過時的話題,海關的收入不少都是靠查稅后的補稅,所以,很多問題是可以通過補稅被了結的,比如以往發(fā)生的演藝明星劉曉慶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次查稅事件,唯一的好處就在于讓人關注藝術品稅收的問題”,章文總結說,之前國家并沒有明確的立法,而這次事件將會讓立法被早日提上議事日程。至于立法的結果是否會符合大家的期待,這也很難說,因為政府的想法大家也無法揣測。
藝術品是否應該被定義為奢侈品?
在立法沒有出臺之前,藝術圈個人和團體比如北京畫廊協(xié)會等一直在呼吁,應該對藝術品實現(xiàn)低稅率,不應該把藝術品作為奢侈品看待,所以,一個藝術圈和立法部門需要達成共識的問題就是,藝術品是否應該被定義為奢侈品?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的夏季風在接受北京商報采訪時強調(diào),藝術品不應該被定義為奢侈品,藝術品也不應該以價格進行定義。對于藝術品來說,無論國畫、油畫還是雕塑,除了價格屬性外,藝術品還具有文化傳播與推廣的屬性。藝術北京的負責人董夢陽也認為,藝術品是收藏家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如果思路不改變的話,對于藝術品依然征收這么高的稅的話,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藝術中心的發(fā)展步伐又更難實現(xiàn)。
他們的說法代表了藝術圈的主流意見,我們退一步來說,國家征稅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在某些層面,藝術品實際上是被不少人作為一種投資品——就像其他金融產(chǎn)品一樣,但水至清則無魚,從長遠來看,一個國家應該有扶持藝術品的胸襟和遠見。參照國外對藝術品征收的低稅率,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彰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xiàn),藝術品市場的活躍必然帶來更多的邊際效應,這是一個社會向前發(fā)展有益的部分,也是一個國家信心的體現(xiàn)。就像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說的,“即便美術館是公益性機構,但如果畫廊和拍賣行都跑去香港交易,公益性機構再發(fā)達,也會受到整個文化藝術產(chǎn)業(yè)不發(fā)達的間接影響。所以希望政府繼續(xù)加大支持力度,學習境外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做法,配套文化的政策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這樣中國的文化事業(yè)才有更大的希望。”
說到希望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庹祖海副司長5月24日在首屆全國藝術品市場法制宣傳周啟動大會上已經(jīng)表態(tài):藝術品市場法制建設的不完善及監(jiān)管乏力,極大地制約了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fā)展。今年,文化部將與商務部等部門聯(lián)合開展藝術品拍賣違法違規(guī)行為專項治理整頓工作,進一步遏止藝術品市場中的亂象。庹祖海還強調(diào),今后文化部將以培育一級市場即畫廊業(yè)為重點,積極推動藝術品市場誠信品牌建設。
看到這樣的表態(tài),不知拍賣公司的人是否會心跳加快,而作為“將被扶持”的畫廊,他們是否能從中收獲到真實的信心?
來源:新浪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