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3年4月3日
地點: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主辦方: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新商報
采訪人:香港新商報記者鐵漢、刁曉平
被訪人:畫家梅建業(yè)
主辦單位: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新商報
香港新商報主編鐵漢專訪畫家梅建業(yè)(左) (記者刁曉平 攝)
記者鐵漢:在美國生活多長時間了?
梅建業(yè):我在1986年移民去美國,如今在紐約工作生活近27年。
記者鐵漢:您過去在中國舉辦過畫展嗎?
梅建業(yè):有,出國前及現(xiàn)在回國都有參加過各種形式、各種題材的畫展。
記者鐵漢:剛過去美國的時候遇到什么困難?
梅建業(yè): 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打入美國主流社會,以及中西文化的溝通。
記者鐵漢:在美國從事的工作?
梅建業(yè):我剛去美國的時候,畫過油畫行貨,在街頭畫頭像,在畫廊加工畫作。之后一直長時間都是從事花布設計工作。以及后來從事職業(yè)畫家工作。
記者鐵漢:這些年常常回中國嗎?
梅建業(yè):近幾年?;貒?,每年一次。
記者鐵漢:師從哪位老師?
梅建業(yè):在廣州美院附中學習時的班主任果器奇,業(yè)務老師是鄺聲
記者鐵漢:什么時候開始繪畫創(chuàng)作?
梅建業(yè):在初中的時候開始愛好畫畫,并開始學習各種美術基礎,從學校出來后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工作。
記者鐵漢:在美國所從事的工作對繪畫的影響?
梅建業(yè):我在美國長時間從事花布設計工作,當中的很多設計、思維、文化背景、觀念認識都跟中國有所不同,在美國,畫畫說需的工具材料比較先進,所以制作表現(xiàn)手法也有很多特別的地方,現(xiàn)在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會表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別的效果。
記者鐵漢:為什么挑選這幾幅作品參加本次聯(lián)展?
梅建業(yè):我認為這幾幅作品,一方面是我的代表性作品,另一方面在選題上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自己的特點。
記者鐵漢:您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解?
梅建業(yè):我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解是:對美的追求。能夠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對美的追求通過畫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讓群眾得到藝術欣賞和享受。
記者鐵漢:您的繪畫風格屬于哪種?
梅建業(yè):主要以風景人物寫實為主。
記者鐵漢:中國畫家要走向世界,還需要具備哪些“基本功”?
梅建業(yè):我認為除了寫實基礎之外,還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和傳統(tǒng)觀念,多溝通,讓西方了解、認識、傳播中國文化,認可中國文化,中國畫家走向世界的路會更寬廣。
記者鐵漢:在國際上參加過何種展覽或個展?
梅建業(yè):主要集中在紐約的一些華人藝術作品展。
記者鐵漢:對今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道路有哪些的設想或計劃?
梅建業(yè):今后的設想是打入美國主流文化。對自己的計劃,希望在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深入的做到中西文化結合,傳播中國文化,讓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