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3日 06:34:01
出處:加拿大收藏家協會
點擊率:3933
蘇軾一生經歷了“三次在朝,十二次外任,八方太守,三次貶居”這樣一個“在朝——外任——貶居”的過程。
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1036年1歲,宋仁宗景祐二年臘月十九日卯時(公元1037年1月8日摩羯宮),蘇軾生于四川眉州紗榖行(今四川省眉山市三蘇祠)。父親蘇洵時年27歲,母親程氏時年26歲。祖父蘇序時年63歲。
1039年3歲,宋仁宗寶應二年二月丁亥(1039、2、20),弟弟蘇轍出生。
1043年8歲,慶歷三年。發(fā)蒙小學,師從眉州天慶觀道士蘇易簡。與陳太初同學(道士)。本年王安石中進士。
1045年10歲,慶歷五年。父親蘇洵出川趕考落第,游學四方。
1046年11歲,慶歷六年。傳說寫處女作《黠鼠賦》。讀書棲云寺,題字連鰲山。
1047年12歲,慶歷七年。5月11日祖父蘇序去世,葬眉州修文鄉(xiāng)安道里。
1054年19歲,至和元年甲午。與青神縣鄉(xiāng)貢進士王方之女王弗16歲結婚。
1055年20歲,至和二年乙未。弟弟蘇轍與眉山史氏15歲結婚。
1056年21歲,嘉祐元年丙申。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首次出川,到成都拜訪張方平太守。經劍門,穿秦嶺,五月到達首都汴梁(京師、汴京,今河南開封),參加七月禮部初試,考中開封舉人。
1057年22歲,嘉祐二年丁酉。蘇軾、蘇轍考中進士。蘇軾試文《刑賞忠厚之至論》得到主考歐陽修贊賞,因避嫌取為第二(榜眼)。本科狀元章衡(章子平),同年曾鞏、程頤、章惇等共388人進士及第。本年4月8日母親程氏眉山去世,終年48歲,丁母憂歸里。
1059年24歲,嘉祐四年。9月服滿。蘇洵和二子二媳等買舟從眉山沿岷江經長江三峽到江陵,轉陸路到汴梁。寫詩《江上看山》、《入峽》、《黃牛廟》。本年長子蘇邁出世。
1060年25歲,嘉祐五年。2月到達汴梁。蘇洵被任命校書郎。。
1061年26歲,嘉祐六年辛丑。8月參加制舉考試,蘇軾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做50篇策論,寫文《留侯論》等。冬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職1061年11月至1064年12月)。澠池別弟蘇轍上任。本年冬寫詩《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上司鳳翔知州為陳希亮(陳公弼,眉州青神人,兒子陳慥)。
1062年27歲,嘉祐七年。與商洛縣令、進士同年福建章惇交游。寫詩《郿塢》。寫文《喜雨亭記》。
1063年28歲,嘉祐八年。寫詩《王維吳道子畫》。寫文《凌虛臺記》。本年宋仁宗去世,享年53歲,在位41年。侄子宋英宗趙曙即位。
1065年30歲,治平二年乙巳。正月回到汴梁,任職史館(任期1065年2月至1066年4月)。5月28日妻子王弗汴梁去世,結婚10年,終年26歲,時長子蘇邁6歲。
1066年31歲,治平三年丙午。4月25日父親蘇洵汴梁去世,享年58歲。丁父憂(1066年4月至1068年7月)。買船運送父親、妻子靈柩,經大運河轉長江歸故里眉山,葬于彭山縣安鎮(zhèn)鄉(xiāng)可龍里(今四川省眉山市土地鄉(xiāng)蘇墳山)。
1067年32歲,治平四年。宋英宗去世,在位4年,終年35歲。兒子宋神宗趙頊即位,時年19歲。
1068年33歲,熙寧元年。7月服滿。10月繼娶青神王閏之(王弗堂妹,王二十七娘,王介之女),王時年20 歲。12月經劍門第三次離川,從此再也沒回到故鄉(xiāng)眉州。
1069年34歲,熙寧二年。2月回到汴京,仍授本職。本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主持熙寧變法,推行均輸法、青苗法等。
1070年35歲,熙寧三年。任監(jiān)官告院。新黨謝景溫等誣告蘇軾回川葬父時販鹽。本年次子蘇迨出生。
1071年36歲,熙寧四年。7月出汴京,到陳州見蘇轍,到潁州見歐陽修。11月3日游覽鎮(zhèn)江金山寺。11月28日到任杭州通判(任期1071年11月至1074年11月)。上司杭州太守先后為沈立、陳襄(陳述古)、楊元素。本年寫詩《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我行日夜向江海)?!躲糁萆に罚ㄎ椅裟闲兄巯点辏?。《游金山寺》(我家江水初發(fā)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和《戲子由》(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1072年37歲,熙寧五年。恩師歐陽修(1007-1072)去世。本年寫詩《吳中田婦嘆》(官今要錢不要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望湖樓下水如天)和《望海樓晚景》(海上濤頭一線來)、《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世間唯有摯龍知)。本年開始詞的創(chuàng)作,寫詞《浪淘沙》(昨日出東城。本年三子蘇過出生。)
1074年39歲,熙寧七年。升任密州知州(今山東諸城)(任期1074年11月至1076年11月),通判劉庭式。本年在杭州收養(yǎng)侍女錢塘人王朝云,取字子霞,時年12歲。去年年寫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和《有美堂暴雨》(天外黑風吹海立)。本年寫詞《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南鄉(xiāng)子》(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
1075年40歲,熙寧八年。密州滅蝗。本年1月20日開創(chuàng)寫悼亡詞《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開創(chuàng)寫豪放詞《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寫文《超然臺記》。
1076年41歲,熙寧九年。丙辰八月十五寫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寫詩《薄薄酒》(丑妻惡妾勝空房)和《陽關詞》(明年明月何處看)。本年王安石罷相。
1077年42歲,熙寧十年。調任徐州知州(任期1077年4月至1079年3月)。7月17日河決曹村。8月21至10月5日領導徐州軍民黃河抗洪成功。本年寫詩《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韓干馬十四匹》(二馬并驅攢八蹄)。
1078年43歲,元豐元年。9月9日修建黃樓。本年寫文《黃樓賦》、《放鶴亭記》、《日喻》,寫詞《永遇樂》(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寫詩《起伏龍行》(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和孔密州》(人生看得幾清明)、《百步洪》(長洪斗落生跳波)。本年開創(chuàng)寫農村生活組詞《浣溪沙》五首(旋抹紅妝看使君)。蘇門六學士秦觀等徐州聚會。本年王安石再次罷相。
1079年44歲,元豐二年己未。宋神宗時年32歲。2月20日從表兄四川鹽亭文與可(1018-1079)陳州去世。四月調任湖州知州(任期1079年4月29日至7月28日),通判祖無頗。7月寫文《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寫詞《西江月。平山堂》(三過平山堂上,半生彈指聲中)。寫《湖州謝上表》,譏刺得罪當朝小人。6月27日何正臣發(fā)難,李定、舒亶、李宜之等壓軸。7月28日在湖州被捕快皇甫遵捕押,妻子王閏之燒棄書稿。8月18日以“文字毀謗君相”罪押入汴梁東澄街烏史臺牢獄,共130天(1079年8月18日至12月28日),寫詩《予以事系御史臺獄。。。遺子由》(圣主如天萬物春)、(柏臺霜氣夜凄凄)。12月28日定案出獄,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安置,不得簽署公事。寫詩(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二首》(試拈詩筆已如神)(平生文字為吾累)。本年曹太皇太后(宋仁宗皇后)去世。
1080年45歲,元豐三年。正月初一與長子蘇邁離汴京。兄弟在陳州見面三天。2月1日到黃州寓居定慧院。(黃州謫居1080年2月至1084年4月)。寫七律詩《初到黃州》(自笑平生為口忙),寫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寫文《答秦太虛書》。時黃州太守徐君猷、鄂州太守朱壽昌。弟弟蘇轍已經生有7女3子,因救哥哥貶官筠州酒稅監(jiān)。本年堂兄蘇不疑去世。乳娘任采蓮去世,年72歲。
1081年46歲,元豐四年。居臨皋亭,開荒東坡十畝。本年收用侍女王朝云。寫信黃州太守制止溺死嬰兒風俗。寫詩《東坡》(雨洗東坡月色清)、《聞捷》(得共中原雪絮春)。寫詞《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寫文《方山子傳》。
1082年47歲,元豐五年壬戌。自修草房數間,自題“東坡雪堂”,取號“東坡居士”。7月16日和10月15日與道士楊世昌先后游覽黃州赤鼻磯,寫賦《赤壁賦》、《后赤壁賦》。本年寫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西江月》(。。。杜宇一聲春曉)、《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寫詩《戲陳慥》(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和《正月二十日。?!罚ㄈ怂魄秫檨碛行牛氯绱簤袅藷o痕)。寫文《方山子傳》。本年實為蘇軾作品巔峰年。
1083年48歲,元豐六年。9月27日王朝云生幺子蘇遁,寫《洗兒詩》(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東坡》(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題沈君琴》(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寫詞《鷓鴣天》(。。。又得浮生一日涼)、《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10月12日寫文《記承天寺夜游》。寫寒食詩(自我來黃州)。本年曾鞏(1019-1083)去世。
1084年49歲,元豐七年。4月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團練副使。4月游覽廬山,寫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本年寫詩《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紅燭照紅妝)、《次荊公韻四絕》(從公已覺十年遲)。寫詞《滿庭芳》(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浣溪沙》(細雨斜風作小寒)。寫文《石鐘山記》。7月28日金陵舟中幺兒蘇遁夭折,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到常州居住。與王安石相見金陵蔣山,寫詩(從公已覺十年遲)。。本年曾到高郵,與秦觀共游。
1085年50歲,元豐八年。3月5日宋神宗去世,在位19年,終年38歲。兒子宋哲宗趙煦十歲即位,高太皇太后(宋英宗皇后)垂簾聽政。4月到常州宜興荊溪陽羨買田,寫詩《歸宜興留題竹西寺》(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5月6日出任登州知州七品(任期1085年10月15日至20日,五天)。9月18日升任禮部郎中。12月18日升任起居舍人六品。本年寫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寫贈別詩《送楊杰》(天門夜上賓出日,萬里紅波半天赤)、《登州海市》(東方云??諒涂?,群仙出沒空明中)。
1086年51歲,元祐元年。王安石(1021-1086)去世,終年66歲。3月14日升任中書舍人四品。9月1日宰相司馬光(1019-1086)去世。9月12日升任翰林學士、知制誥三品。弟弟蘇轍任御史中丞。
1087年52歲,元祐二年。8月任經筵侍講(宋哲宗老師)。弟弟蘇轍任尚書右丞。本年寫詩《書李世南所畫秋景》(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寫詞《水調歌頭》(呢呢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1088年53歲,元祐三年。蜀洛黨爭。知禮部貢舉。寫詩《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
1089年54歲,元祐四年。3月11日蘇軾自求外調,出任杭州太守,充浙西路兵馬軍州事(任期1089年7月3日至1091年3月9日)。本年8月16日弟弟蘇轍出使遼。寫詩《送子由使契丹》(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1090年55歲,元祐五年。疏浚西湖,修建蘇堤,開辦傳染病醫(yī)院。本年寫詩《寄劉景文》(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1091年56歲,元祐六年。寫詞《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召回任吏部尚書。不久外放,八月到任潁州太守6月。
1092年57歲,元祐七年。召回任兵部尚書2月、禮部尚書10月。不久外放揚州太守6月。寫文《潮州韓文公廟碑》。
1093年58歲,元祐八年癸酉。8月1日妻子王閏之汴梁去世,夫妻26年,終年46歲。9月3日高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蘇軾外放定州太守(1093年8月-1094年閏4月)?!皟赡觊喨荨?。
1094年59歲,紹圣元年。4月12日改元紹圣,章惇為相。蘇軾發(fā)配嶺南,4月貶英州。6月再貶惠州。10月2日到惠州(謫居惠州1094年10月至1097年4月)。11月寫詩《朝云詩》(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1095年60歲,紹圣二年。本年惠州寫詩《荔枝嘆》(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寫詞《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賀新郎》(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涼)。本年沈括鎮(zhèn)江去世,終年64歲。
1096年61歲,紹圣三年丙子。7月5日侍妾王朝云惠州去世,夫妻相伴23年,終年34歲。本年寫詩《縱筆》(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10月寫詞《西江月》(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1097年62歲,紹圣四年。4月蘇軾三貶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6月11日渡海到海南島儋州謫居,1097年7月至1100年6月)。幼子蘇過陪伴。蘇轍貶雷州。本年寫詞《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1098年63歲,紹圣五年。9月12日寫文(天地在積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島者?)
1099年64歲,紹圣六年。教育黎子云、姜唐佐等。寫春夢婆故事。寫完和陶詩。寫詩《被酒獨行》(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縱筆》(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1100年65歲,紹圣七年。1月9日宋哲宗去世,在位17年,終年25歲。弟弟端王宋徽宗趙佶即位。向太后垂簾聽政。蘇軾調廉州安置。6月20日離開海南,寫詩《儋耳》(垂天雌霓云天下,快意雄風海上來)、《澄邁驛通潮閣》(杳杳天低鶻回處,青山一發(fā)是中原)、《六月二十日夜渡?!罚ň潘滥匣奈岵换?,茲游奇絕冠平生)。月末藤州與弟子秦觀見面。7月20日到達廉州。7月29日改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11月改提舉成都玉局觀,外軍州任便居住。寫文《答謝民師書》(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
1101年66歲,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辛巳。正月過大庾嶺。五月南京,六月常州。6月1日真州生病,7月18日常州遺言“吾生不惡,死必不墜”。7月28日(公歷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顧塘橋藤花舊館孫氏屋(今常州東坡公園)。葬于汝州郟城縣釣臺鄉(xiāng)上瑞里嵩陽峨眉山(今河南嵩山南郟縣茨芭鄉(xiāng)蘇墳村)。時三子送終,蘇邁43歲,蘇迨31歲,蘇過29歲。弟弟蘇轍撰墓志銘。本年寫詩《題李公麟畫自像》(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