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22日,一向不缺爆料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再次讓場外觀客大跌眼鏡。一件被外國拍賣公司專家鑒定為民國仿乾隆時期瓷器的粉彩開光錦上添花紋瓶,估價800-1200美元,竟被中國內地買家以約合人民幣1.2億元收入囊中。這近乎天方夜譚的價格,在著名藝術品經紀人翟建民眼中成為“本世紀最大的笑話”,但隨后就有報道稱,一些專家認為,這件民國仿乾隆期瓷器的粉彩開光錦上添花紋瓶,恰恰是一件乾隆期的真品,瞞過了拍賣公司專家的眼睛,卻逃不脫專業(yè)知識越來越豐富的內地藏家的手心,這才造成了估價與真實成交價的天壤之別。
但無論真實情況如何,這一事件足以成為今年國內春拍前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并由此引發(fā)一系列對于春拍的探問。
提高買家傭金
2011年3月第25期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嘉德方面表示,從此次拍賣會開始,買方傭金比例從12%上調為15%。據嘉德官方的信息,此次傭金調整,“旨在適應行業(yè)運營環(huán)境的變化,并將加大投入以提高客戶服務標準和水平”。
中國嘉德董事副總經理寇勤在一次記者見面會中表示,競爭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中,很多拍賣企業(yè)暗地以降低傭金來吸引客戶,但站在中國嘉德的角度,“拍賣公司想要提高自身水準,并做好收藏觀念的普及、宣傳,令買賣雙方獲得更大限度的優(yōu)良資訊以及服務,就要有很實在的投入。”寇勤認為,這是拍賣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芮谂e例說,有客人向他表示,自己參加中國嘉德的拍賣會,一定要住在拍賣會現(xiàn)場的酒店。因為嘉德為客戶提供的服務之一,就是在酒店客房中也能看到拍賣現(xiàn)場的直播,解決了客戶購買拍品的辛苦度。至于提高傭金后,會不會使一部分客戶流失,寇勤說,就此次四季拍賣的情況看,買家并沒有因為傭金的增加而減少。
億元時代的隱憂
甘學軍所說的賣方市場,在今年春拍中更加顯露無遺,記者在采訪北京榮寶負責人劉尚勇時,正好遇到榮寶的幾位專家對一本宋元畫集進行最后鑒定,劉尚勇說該本畫集的主人開價1000萬元,但以榮寶專家的看法,該畫冊價值并沒有那么高。劉尚勇說,“在‘億元時代’中,賣家的心態(tài)開始膨脹”。
甘學軍則對所謂億元時代表示出更多的擔憂。他認為,在“億元時代”,拍品價位高,賣家惜售,好的藝術精品都被“藏箱底”了。市場上流通的都是“半生不熟”的東西。但這些東西也能引起人們的爭相購買。“現(xiàn)在一些拍賣公司的小拍,都是人山人海”。甘學軍說,市場火熱的時候,人們更加容易趨利。買家一旦形成“看漲不看跌”的心態(tài)后,對于藝術品價值本身的認識就會形成“真空”。這時,在他面前,既有餡餅,又有陷阱,而且往往是吃到了幾個小餡餅后,下一個就是大陷阱。“藝術品的陷阱有兩個,一個是價格的陷阱,另一個是真?zhèn)蔚南葳?rdquo;。甘學軍說,過去人們買東西,都是退一步想“萬一是假的呢?”現(xiàn)在變成了“萬一是真的呢?”
甘學軍說,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重拳調控,今年進入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熱錢會更多,拍品的流動性也更強,市場投機氣味更濃。經常在海外征集拍品的甘學軍說,在這種市場發(fā)燒的形勢下,他和海外的藏家聊天時,人們除了驚嘆,并沒有尊敬。“中國的拍賣業(yè),贏得尊敬的能力太差”。甘學軍說,“國外藏家面對中國內地拍賣行時,采用的都是和佳士得、蘇富比等國際公司不同的策略。對于后者,他們都是按照規(guī)矩交易,最多也是在價格方面的討價還價。但是對于前者,要么要求預付款,或者要求買斷,或者減免傭金。”甘學軍認為,國內藏家雖然和拍賣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是以在國際知名公司買賣拍品為榮。“這也使得這些公司對于高端拍品不愁買家,‘有中國大陸買家,還擔心什么?’”。
2011年2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的第一個規(guī)程、中國拍賣行業(yè)的第一個行業(yè)標準——《文物藝術品拍賣規(guī)程》悄然出臺,并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規(guī)程,不但受到了業(yè)內外人士的一致認可和推崇,更被認為是中國拍賣業(yè)進入以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為特征的新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甘學軍說,如果真能按照這個規(guī)程操作,拍賣行業(yè)中就不可能藏污納垢,但是落實并不容易。因為規(guī)程只是建議性的,并不是強制執(zhí)行,就目前來看,可能流于形式。
拍賣公司的定位
2011年的市場,拍賣公司競相追逐的成交額成為各類藝術媒體不斷刷新的頭條,在“億元拍品”仿佛無處不在的時候,沒有億元拍品的公司又何以自處?劉尚勇用一句風趣的話輕松闡釋了榮寶的定位,“就像一杯啤酒,有的人喜歡喝泡沫,而我們選擇喝酒”。其實,作為老牌拍賣公司,億元拍品也常常不請自來。今年春拍的征集過程中,有一幅開價兩億元的古代書畫被送入北京榮寶,被劉尚勇以不符合公司規(guī)定婉拒了。據記者了解,類似這樣的例子,劉尚勇在今年春拍前至少遇到了不下10次。“當別人關注明清藝術品這一市場最耀眼部分的時候,我們恰恰關注市場的底盤部分。因為這部分是最堅實的基礎,有著對書畫的真實需求。因此,在找到自己定位的時候,我們愿意讓出高端市場。”劉尚勇認為,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拍賣公司最大的風險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和北方市場大多選擇五六月份作為春拍期不同,西泠拍賣將春拍時間定為7月,負責人陸鏡清稱是為了刻意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更加體現(xiàn)在西泠對自己的定位上。陸鏡清說,北方市場注重標桿性拍品,而西泠則更注重挖掘市場的新門類,這種新門類通常價格不高,但有很強的普及性。“比如第一場硯臺專場,當時組成這場拍賣的拍品是被一些大公司拒之門外的,被西泠拿來拍賣,大獲成功。再比如今年將首推漫畫拍賣,也具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陸鏡清說,正是因為自己公司找準了定位,每年在拍賣結束后,較少遇到買家不結款的情況,“因為標的小,買家不會因為幾萬、十幾萬元失去自己的信譽”。
象牙制品趨熱
近年,象牙作為一種稀缺資源成為拍賣的寵兒。2010年底,一件象牙雕觀音以1792萬元的高價在北京某拍賣公司成交。在圍繞該拍品的話題還未平息時,2011年3月底,英國A&J Speelman家族的百余件珍貴象牙、犀角雕品又在北京保利亮相,而其中的部分珍品將進入北京保利春拍。此舉,更是為買家對象牙不斷高漲的熱情增加了一把火。
北京古天一藝術總監(jiān)孫皖平向記者詳細解釋了“象牙熱”背后的成因。他說,首先象牙是稀有資源,還是蛋白質材料,容易和人類產生親近。其次,象牙的價位,一度受到漠視,價格不高。目前好的象牙一般也只在幾萬元到十幾萬元的區(qū)間內。而這個價格區(qū)間中,參與的人群就會很大,導致一旦啟動,價格便上升迅速。
此外,象牙和犀角不同,后者只能看到一直在漲價,但是市場活絡的機會不多,因為資源十分稀缺,好的犀角制品出現(xiàn)后很快被藏家雪藏。而象牙制品相對來說資源比較多,除了特別好的會“沉淀”外,今后的若干年內,會反復在市場上易手。因此,孫皖平認為,目前市場中流通的象牙制品,大多屬于中低檔次。
其次,象牙有自身特殊性,它在沒有雕刻之前本身就很貴,因此,一旦雕刻完成,無論好壞或者是否有瑕疵,都會被人保留下來,所以存世量比較大,而且沒有經過歷代優(yōu)選。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的象牙制品有很多不太好的東西。這也是長期以來困擾象牙藝術品增長的一個問題。這些低檔品會稀釋掉精品的影響力。
孫皖平建議,象牙制品在選擇時要看年代和它的藝術性。“目前象牙市場中,年代在近幾十年的占80%以上,清代的占15%,明代只有5%,而明代作品中有藝術水準的更是鳳毛麟角。”此外,在藝術性方面,孫皖平說,象牙自古以來受到大眾喜愛。因此從業(yè)人員非常多,藝術水準從十分低端到宮廷藝術,參差不齊。而象牙制品最終的生命在于其藝術水準的高低。當一件象牙精品價格在十幾萬元的時候,材質的珍貴就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剩下的就是雕刻的藝術價值。
距離春拍還有一個月時間,本刊自此也將持續(xù)關注拍賣進程,希冀今年的春拍,呈現(xiàn)出的不只有驚人的數(shù)字,更有激情背后的誠信和真實。
來源:收藏投資導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