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暉
李暉,何許人也?
四肢正常,骨架不細長;發(fā)短眸小,有腮有肉;做挺立穩(wěn),仿似有根。是一個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追求者;是一個曾在遼寧省保齡球運動中穩(wěn)坐第一把交椅的運動家;是一個眼中到處都是生活,到處都是生活的殘余的居家生活推崇者,和進而成為的‘世喜堂畫廊’的經營者。之所以他有這么多頭銜,他自己總結的原因是:和自己較勁,誰讓自己有天賦!
17歲那年,1980年,李暉報名參加了書法班。原因有幾,其一,哥哥的鋼筆字寫的特別漂亮,做弟弟的眼羨之心由來已久;其二,中學時作為宣傳委員的他只會寫粉筆字和鋼筆字,經常要低聲下氣的求班上一個毛筆字寫得好的同學幫忙寫海報發(fā)榜,受過打擊;其三,生性喜歡和自己較勁,認為誰會也不如自己會,可以作不到,但絕對不能不做,何況自己從小駕馭字型的能力還挺強。
19歲的時候,李暉遇到他寫字生涯中的恩師,全國著名書法家郭子緒先生。書法講究線條、線質、線性,郭老師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完美。遭遇高手指點,直接使他領悟出該怎么玩了。學會如何欣賞和辨別好的東西使一個由量到質的飛躍過程,這蛻變,李暉歷時兩年。
1987年,是個令人欣喜的文化現象復蘇的年代。這一年,李暉的作品在全國首屆青云杯書畫大賽中喜獲銀獎。1989年,入選首屆國際青年書法展,在全國新人新作展上,李暉的一幅對聯‘一畫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得到許多著名專業(yè)報紙的好評。李暉的名字開始頻頻出現在全國各種形式的書法展覽中。1989年,他有了成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的資格。
1991年以后,李暉逐漸淡出書法界的沙場,在他只需再努力一下就會名聲廣知的時候。李暉說:因為感覺沒什么可以湊熱鬧的了,天堂未必能有凡間敏銳的視角。
現在的李暉,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店里寫字刻印。書法一旦融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就成為情感的流露,是可以宣泄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現形式,是和煙、咖啡之類的東西融為一體的習慣和精神寄托。用書法怡心怡情,用字畫謀生。
他總結:書法只有拋棄功利的目的,淡于榮譽,才能有大成!
97年的時候李暉根本不知道保齡球是什么東西。朋友帶他第一次去保齡宮,他一出手,用自己的話形容“簡直就是慘不忍睹”!但是什么行業(yè)都是這樣,別讓他沾上,別讓他不如人,一旦這兩種情況共同發(fā)生,李暉就又開始和自己較勁了。要命的是他真在保齡球上有天賦,半年之后,在“可口可樂杯保齡球比賽”中,他從200多人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獎金5000元。這5000元,和他半年來捐獻給保齡球事業(yè)的資金相比已經是九牛一毛。98年,李暉又參加遼寧省保齡球聯賽,100多人賽,競爭很是激烈,他始終成績穩(wěn)定,最終一舉奪魁。
“哥們兒有天賦,哥們兒還肯吃苦,所以我能成功。”李暉又總結了保齡球事業(yè)上的成功給了他成就感,滿足了他的破壞欲望,但他知道,這終究是玩,不能當作一項終身事業(yè)來經營,再加上自己感覺技高無望,在拿過省冠軍以后,李暉又退出了,一退就是現在.如果你問他是否留下什么遺憾,他會很認真的回答:“保齡球是力工干的活,我已經過最佳使用期了!”他已經四十多歲啦!
李暉開畫廊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把書法融入家居也是想讓書法離同志們近一點,別太‘陽春白雪’了,即便是再純粹的藝術,也要有生活的依托才能繁茂。
李暉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沈陽市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
沈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1989年12月 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李暉書法選”沈鵬先生題寫書名
1989年05月 入選首屆國際青年書法展覽
1989年08月 入選第四屆全國書法展覽
1993年06月 入選第二屆全國新人新作展
1995年11月 入選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2003年12月 遼寧電視臺拍攝專題片:筆墨人生(25分鐘)
2011年11月 在沈陽故宮博物院舉辦“李世俊,李輝書法展”
2011年11月 遼寧省首屆群眾文化節(jié)書法展,榮譽二等獎。
學習書法篆刻20余年,80年代初拜師于郭子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