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時間:2015年5月6日至16日
展覽地點:浙江義烏稠州西路398號上品畫廊
主辦單位:浙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中共義烏市委宣傳部
承辦單位:義烏市文廣新局、義烏上品美術館
協(xié)辦單位:義烏市文化藝術聯(lián)合會、浙江華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義烏市廣播電視臺
傳統(tǒng)與當代之間的修行者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修行。盡管修行的方式有千萬種,有人用文字,有人用音樂,有人用繪畫抑或其他,但結局總是殊途同歸——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里實現(xiàn)追求目標。在千萬種修行之中,中國人物畫家黃駿選擇了最適合他的一種,在山水之間營建工作室,吸納山水靈氣,以筆蹤墨韻表達他對造化萬物的思索。
修行者永不止息,黃駿亦然。畢業(yè)于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附中的他,在升入中國畫系人物畫專業(yè)之后,很快就適應了當時傳統(tǒng)筆墨結合西方造型的教學方式,熟練地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符合“學院派”要求的人物畫。這讓他心生恐慌,中國人物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對學院派技法的熟練掌握,是否會將自己引向程式化的泥淖?當時正是國門初開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黃駿帶著對人物畫前途的憂慮,將視野轉向西方,貪婪地吸收涌入國門的西方繪畫理念,開始自己的繪畫語言探索。
人體NO.19 70×50cm 2012年 紙本水墨
分離派、印象主義、立體主義、表現(xiàn)主義……一個個主義、一種種風格嘗試下來,盡管作品得到了許多業(yè)內人士的贊許,但黃駿的心靈依然得不到妥帖的安放之處。他知道,同學院派的技法一樣,西方的各種主義也不是中國人物畫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經過一次次的苦思冥索,黃駿幡然醒悟,立足傳統(tǒng)水墨、書寫繪畫的當代性方是自己潛意識里一直苦苦追尋的繪畫語言的創(chuàng)新目標。
人體NO.21 70×50cm 2014年 紙本水墨
縱觀畫史,舉凡開宗立派的大家,幾乎都是在不斷的寫生、創(chuàng)作中發(fā)現(xiàn)了新的觀察世界的方法,總結歸納出了新的秩序感。而黃駿的創(chuàng)新也始于觀察和寫生。對黃駿而言,寫生也是一種修行。通過寫生,眼睛變得敏銳,思考更為深入,修行中的細咀慢嚼,砥礪著畫家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在黃駿看來,西方繪畫觀察方式是以大而小的,更具客觀性;而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觀察方式是以小見大的,更自由,也更形而上。融合兩者之長,當能夠重新建構一種未知而又自由有序的新的表現(xiàn)方式。
黃駿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有目的的將學院教育教給他的線性元素摒棄,重新認識了水、墨以及筆墨的概念。他不再將筆墨趣味作為創(chuàng)作的首要考慮因素,而是將其視為材料,以這種載有傳統(tǒng)精神的“材料”來表現(xiàn)他所觀察到的世界。在他的筆下,有書寫的元素,有傳統(tǒng)繪畫中所強調的陰陽虛實關系,更有西方藝術所強調的繪畫性。從傳統(tǒng)繪畫的角度來看,他將水、墨與宣紙之間的交融滲化發(fā)揮到了極致,水、墨、紙的材料特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而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極為看重的一點。從西方繪畫的角度來看,他的造型、構圖、空間、明暗關系均無可挑剔,而中國傳統(tǒng)工具和材料所帶來的視覺效果更強化了畫面的繪畫性。傳統(tǒng)與當代,在黃駿筆下碰撞、激蕩后得到了巧妙的化合。
同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家一樣,黃駿在關注筆墨趣味和畫面形式感的同時,也極為注重哲學思想的表達。在他的畫里,人物與背景時常融為一體,而人物的形體又往往變形扭曲,呈現(xiàn)出山水畫中層巒疊嶂的視覺效果。中國繪畫本是中國哲學的直觀體現(xiàn),在黃駿筆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當中的天人合一觀就在這水與墨的熔融當中卓然顯現(xiàn)。
人體NO.27 120×80cm 2014年 紙本水墨
在黃駿的筆下,時??吹郊磳⑾谟谏砗蠡煦缰械娜宋?,他們大多或沉睡、或默然,與觀眾鮮有交流。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時空當中,任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明代曾有文人盛贊黃子久筆下的木石“如棒喝禪宗,語默盡是生機。解者見了了,不可于慧業(yè)文人中求也。此卷又權實兼行,色空并說,具法眼者當望而下拜?!被蛟S,黃駿也是在用他的畫筆和語言,述說自己的哲思,闡述宇宙之理。
黃駿是追求極致的人,為了將水墨特性發(fā)揮到極致,他毅然放棄了早年擅長的色彩。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在德國展出的作品就被當?shù)孛襟w稱為“色彩的動感已沖破傳統(tǒng)的界限,但又并不拒絕傳統(tǒng)的營養(yǎng)。”足見完美的色彩曾是他畫作的鮮明特征。他也曾為了開啟一段新的探索而在2008年舉辦個展,為前一個階段畫上一個句號,重新開始。他曾為找尋真理而擺脫學院派的羈絆,在遍歷西方流派之后又重新回望傳統(tǒng)。他深深眷戀傳統(tǒng)而又熱情擁抱當代,在傳統(tǒng)精神與當代視野當中不斷跋涉修行。
同他的名字一樣,黃駿的個性也像是一匹永不馴服的野馬。他一路奔騰,不斷抵達目標,又不斷重新啟程。當他的當代水墨探索做到極致之時,相信他將找尋新的突破口,踏上另一段修行的征程。
毛建波
甲午初夏于西湖養(yǎng)正齋
展覽現(xiàn)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