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嘉賓:著名國際藝術推廣人、加拿大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 周岳平
主持人:香港鳳凰衛(wèi)視美洲臺主持人 吳瑾
吳瑾:各位觀眾,在初夏新雨的午后,我們很高興在藝術名城溫哥華采訪著名國際藝術推廣人、加拿大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周岳平,探討《中國書畫國際化資產配置攻略》。周岳平先生是一位學者型的藝術經紀推廣者,三十多年收藏歷史和二十五年的市場運作經歷讓他感悟良多,他曾創(chuàng)造性在中國率先推出藝術家簽約代理制,曾同國有銀行省分行聯(lián)合成立藝術財富理財中心,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優(yōu)質服務。他出任了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藝術財富高峰論壇秘書長。他還被推舉為加拿大收藏家協(xié)會創(chuàng)會會長。業(yè)內人士評價周岳平是藝術財富的探礦者。
疫情變革著國際秩序。國際化藝術市場面臨著巨大的改變。周老師,您好,很期待您的觀點與我們分享。
、
面對世界經濟的萎縮加劇,消費和投資市場必然相當時期持續(xù)低迷,這對于藝術家和藝術機構來說都將是巨大的考驗。當然,從更長的歷史階段來看,這也許是有遠見卓識和資金實力的人士建倉藝術品的好時機。我更相信這巨大的災難代價也必然會帶來社會的文明進步。因此,對中長期藝術品投資和資產配置來說,更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01 您有著將近三十年的藝術從業(yè)經驗,親歷了整個市場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很想了解您對中國書畫投資收藏的真知灼見。
02 中國書畫作為資產配置有很長的路要走嗎?如何規(guī)避風險?
周岳平:中國藝術市場快速發(fā)展這三十年來,已經有很多先行者在把中國書畫作為資產配置組合了。當然,更大范圍的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藝術品很難作為金融產品,目前金融機構認為兩大障礙很難逾越,一是真?zhèn)魏蛢r值判斷缺乏公信力機構,二是市場流通缺少透明度和相對確定性。而這既是當前藝術市場的目前的短板,而解決這些難度也是給未來有識之士的巨大機遇。一方面區(qū)塊鏈等新科技的介入,藝術品的溯源可以解決,大大降低品質風險。另一方面,優(yōu)秀藝術品評估機構和國際交易平臺都將很好地為良性市場發(fā)展建立基礎。
中國書畫投資規(guī)避風險首先最關鍵要注重品質風險。一定要防止偽劣作品購入。第二,價格判斷很重要,要從美術史高度去認知評估藝術作品的價值。再根據(jù)市場發(fā)展研判價格。第三,買進時機很重要。經濟調整期是購進藝術品最好的良機。當前不少企業(yè)家由于缺少現(xiàn)金流,而低價拋售藝術品。正好是有識之士建倉的最好機遇??梢猿浞诌x擇物超所值的優(yōu)秀作品。最后一點,選擇可靠的專業(yè)機構合作,往往高凈值人群對藝術品的投資理念偏向穩(wěn)健,并且更加注重資產安全性問題。當他們在面對投資市場的不確定風險時,有60.6%的人會選擇專業(yè)可靠的投資機構來規(guī)避風險,此類機構會提供藝術品市場相關的分析報告、藝術品鑒定、投資理財咨詢、藝術信托等服務,為藝術品投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04 中國書畫國際化投資需遵循哪些原則?攻略有哪些?
05中國書畫投資和國際化資產配置魅力何在?為何漸成熱點?
中國書畫投資屬于重要的藝術品投資門類,由于優(yōu)秀的藝術精品具有超越地域的征服性和流通性,而往往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高峰期的心血結晶品,具有不可取代之可貴性和限量性,隨著社會經濟上升和推廣持續(xù),需求量將大大增加,價格必然會持續(xù)上升,預計其增值潛力遠超過金融及實業(yè)投資。
根據(jù)胡潤百富發(fā)布的《高凈值人群藝術品投資報告》中顯示,高凈值人群在規(guī)劃未來一年的投資理財產品時,有41.3% 的人群將投資藝術品作為首選;其對藝術品投資占家庭總投資額的比例平均達到 22.2%。
曾經有位企業(yè)家前幾年實業(yè)倒閉后資產被查封清算,而他十幾年原先收藏的一些中國書畫作品竟然出人意料的升值比例解決他們家庭的燃眉之急。
還有位收藏家外部壓力太大,家庭夫妻也冷戰(zhàn),有段時間獨居,半夜三更難以入眠,常常起身欣賞中國書畫作品,很好調適心境,終于走出郁悶期。這也是中國書畫的精神性魅力吧。我們這一代企業(yè)家群體,為社會作出了巨大奉獻,但承擔巨大的壓力和責任,因忙碌往往不注重自身的生活品質的保障,也許通過藝術品的收藏投資,可以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生命境界的提升。
這一切改變不正是中國書畫獨特的魅力嗎?
中國書畫投資和國際化資產配置不僅僅讓資產保值安全傳承,更重要是讓家族傳播藝術文脈基因,種下善根,提升家族文化文明境界。這也是漸成熱點的根本原因吧。
吳昌碩(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嚴格意義是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跨時代中國畫大師。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其古厚樸茂的大寫意作品堪稱中國畫的經典。
食金石力,養(yǎng)草木心”是大師吳昌碩的一句格言。
“養(yǎng)草木心”是指從大自然中孕育自身靈性,而“食金石力”不妨看作是大師追求古趣,從書法、金石篆刻、古拓中汲取精神意蘊。這一“食”一“養(yǎng)”實為化合滋養(yǎng)的過程,天機神化,無不在乎其中。
2017年12月17日晚,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吳昌碩《花卉十二屏》以2.093億元成交,創(chuàng)吳昌碩作品拍賣最高價紀錄。
而吳昌碩作品拍賣行情大多每平尺一百萬上下。應該還有較大升值空間。
吳昌碩《清芬幽遠圖》
鏡心 設色紙本
150×57cm
著錄于《絕色風荷》2015年版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于浙江金華,成長于老家歙縣潭渡村。跨世紀中國山水畫一代宗師。精研傳統(tǒng)與關注寫生齊頭并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他的技法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tǒng)一;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黃賓虹晚年的山水畫,所畫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驚世駭俗,這一顯著特點,也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其著作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古畫微》、《畫學編》、《金石書畫編》、《畫法要旨》等,與鄧實合輯《美術叢書》并有輯本《黃賓虹畫語錄》。
黃賓虹堪稱為孤峰頂上的一代學者型中國畫藝術大師。
黃賓虹市場代表作品2017年6月19日由北京嘉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3.45億元的《黃山湯口圖》(171.5x96㎝)。圖畫我國著名風景勝地黃山秀美風景。畫面山勢巍峨屹立,聳入云霄。山中林木蔥郁,渾厚華滋,煙云出沒,氣象恢宏。山下房舍隱現(xiàn),二人坐樹下。圖中山石先用遒勁圓潤有頓挫的線條勾輪廓和脈絡,后用濃淡、干濕墨繁皴密點,赭色相參。蒼松老樹,以古篆法寫之,筆法古樸蒼勁,剛柔相濟。構圖豐滿,墨色光華煥發(fā),韻味無窮。畫面右上角自題“黃山湯口,三十六峰天都、蓮花、前海勝景,由湯口入。九十二叟賓虹。”鈐“黃賓虹”、“黃山老人”二印。此圖乃先生晚年作品,然筆力雄健,全無老態(tài)。山溪樹木一筆不茍,房屋人物刻劃入微,令人驚嘆。
潘天壽 (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頤,號壽者,又號雷婆頭峰壽者。浙江寧海人。1945年任國立藝專校長。1949年后,歷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lián)副主席,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lián)委員。1959年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他對繼承和發(fā)展民族繪畫充滿信心與毅力。為捍衛(wèi)傳統(tǒng)繪畫的獨立性竭盡全力,奮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國畫教學的體系,影響全國。他的藝術博采眾長,尤于石濤、八大、吳昌碩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個人獨特風格。不僅筆墨蒼古、凝煉老辣,而且大氣磅礴,雄渾奇崛,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現(xiàn)代結構美。他曾任中國美術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蘇聯(lián)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述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他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2018年11月20日,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大觀之夜上,潘天壽指巨幅作品《無限風光》以2.875億元的超高價成交,奪得本季桂冠,創(chuàng)下了潘天壽個人最高價紀錄。

潘天壽
無限風光
立軸 設色紙本
癸卯(1963年) 作
358.5×150 cm
鈐?。喊?、潘天壽印、天壽、潘大、一味霸悍
題識:(一)無限風光在險峰。雷婆頭峰壽者畫。
(二)偶作指畫,氣象在鐵嶺、清湘之外矣。癸卯黃梅開侯,壽又題。
07 劉知白是畫壇隱逸派畫家,在貴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相對學術成就目前市場價位明顯偏低。周老師,您對劉知白藝術有獨特的感知,請同我們分享好嗎?
劉知白(1915.11—2003.8)原名庭坦。號白云、如蓮老人、老藤、野竹翁等。出生于安徽鳳陽,仙逝于貴陽。1920年隨外祖父學習書法、經史,1925年由《芥子園畫譜》學習中國畫。1933年考入蘇州美專國畫科,1935年拜顧彥平為師學習吳門畫法,同時入住蘇州怡園,潛心研習“過云樓”所藏歷代名畫,其間又隨師拜訪蘇吳藏家,得覽更多歷代名家書畫劇跡。耳濡目染,由此奠定堅實傳統(tǒng)山水畫學基礎。
具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劉知白集破墨與潑墨于一身的“知白心象山水”,與黃賓虹的積墨山水堪為兩座高峰,其作品還具有現(xiàn)代抽象性,是中國人文精神之集大成者。
劉知白 《空山新雨》
鏡心 水墨紙本
135.5x69.5 cm
鈐?。喝缟彯?nbsp;
題識:兩千年十二廿四日晨課。如蓮老人。
中國嘉德香港2018春拍成交價76.7萬港元
劉知白近八十年的繪畫途程中,他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潛心于傳統(tǒng)近七十年;晚年以造化為師,在自然中印證傳統(tǒng),將古法化為己用,創(chuàng)造了新的潑墨語言,成為了中國畫傳統(tǒng)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紀創(chuàng)新的前行者。先生一生襟懷坦蕩,意存高古,生逢亂世,卻遠離政治及主流畫壇的干擾,始終堅守著一個文化人 的自由品格和良知,恰如孤峰頂上的凈土清流。
劉知白 《唯見清溪流》
鏡心 水墨紙本
2000年作 135x68.5 cm
著錄于《論古證今》第126頁
劉知白,這位二十世紀杰出的中國山水畫大師,他的潑墨山水為混沌世界打開了亮色。正因為他長期生活貴州,融身草木之林,以造化為師,安于平淡的生活,追求清流般中華文化高貴品格,終臻化境,晚年大潑墨山水橫空出世,創(chuàng)造著東方美學的經典。
劉知白《清心》
鏡心 設色紙本
70x46 cm
著錄于《絕色風荷》2015年版
吳瑾:世界進入巨變的時代。今年世界大流行的疫情更沖撞政治、經濟、文化的重構。我們追求人生和資產安全的避風港,我們更在探尋生命的終極意義。
周岳平:是的。其實詩書畫帶給我們生命境界的提升和構建心靈的諾亞方舟是不可或缺的,讓美學和哲思升華我們的生命境界。最后,我想用前年仙逝的世界大詩人洛夫詩句與大家共勉:
吳瑾:謝謝您,周老師。同我們分享藝術和人生的真知灼見。
文章為《中國書畫國際化資產配置攻略》訪談文字稿,節(jié)目由加拿大收藏家協(xié)會出品
相關新聞鏈接:
中華新聞網http://m.cnagov.com/details.asp?ArticleID=56603
中華時報中文網http://www.ctnhk.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72216
中華時報http://cthks.com/20200806/2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