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市也堅決不輕易拋貨
黃德功認為,藝術品市場由下至上分為三級,一級是當代名家,二級是近現代中小名家,三級是古代和近現代大名家。他認為,奠定近現代書畫界的不過30位大名家,每人一生的精品不過1萬件,這30萬件名畫與收藏者的人數相比如九牛之一毛。
因此,黃德功對藝術品市場有決然的信心和強勢的心理,當市場出現下滑也不輕易拋貨,甚至主張市場冷淡時,才是行家把一般貨換好貨的時機。
與一些標榜不屑參加小拍的收藏者不同,黃德功對大拍小拍興趣一樣濃厚。
近年精品少有重復出現
在近期一次四季拍賣會上,他竟然以低于市場預期1~2倍的價格買下了一件趙之謙書法,被行家笑稱為“詐糊”。該件書法作品本是行家爭奪對象,拍賣前行家預計成交價肯定高于500萬~600萬元,競拍人多想在拍賣師叫價200萬元后才加入爭奪,沒想到現場150萬元起拍后,在190萬元關口時,黃德功突然加價5萬元,在其他買家措手不及時一舉買下這件精品。成交后現場立即有其他競拍者希望加價接手,黃德功卻不為所動。
“現在這個行情買下的東西,日后升兩三倍不是難事”,黃德功認為,投資者要懂判斷入市時機,比如近兩年市場上精品少有重復出現,證明炒家減少,反而實力藏家積極入市搜羅精品,正是入手之時。他告誡投資者不要被市場浮夸的現象迷惑,要懂得深入思考現象的本質,堅定自己的投資決策。
收藏心得
未來20年書畫市場仍以京津派為主流。能化繁為簡的畫家才能在歷史上留下重要地位。
投資者和收藏者都要量力而行,買精不買量。買畫要看單價和總價,單價高總價低的值得買入;單價低但總價高,大而無當的不要投入。
學會衡量收藏價值的標準:一是不可再生,可再生的只能是短線投機對象;二是已被歷史定位的和被文化界、出版界、學術界認可的;三是要跟緊社會大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