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岳平
資本的流動性過剩引發(fā)的未來歲月通脹預期成了全球性的隱憂,資產價格的快速上升卻給了房產、股票和藝術品的投資帶來巨大機遇,房產熱、股票漲、藝術品投資更是異軍突起。而更多的藝術品投資家已經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剛剛啟動的藝術品金礦:龍泉青瓷藝術珍品。
龍泉青瓷藝術珍品浮出水面
次日,來自長春的資深藏家溫先生就來組委會商談收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毛正聰?shù)淖髌贰遏~子爐》事宜,這位有三十多年收藏歷史,擁有齊白石、張大千、陸儼少等眾多中國畫大師作品和數(shù)量可觀古典紅木家俱作品的資深藏家認為,龍泉青瓷是中國瓷器中最杰出的代表,而其《魚子爐》可以說達到了藝術水準最高境界,他毅然出資三十萬元買下這件金獎珍品。他說,非常幸運擁有了這件傳承有序的絕世珍品。而更多的購買者則把龍泉青瓷藝術珍品作為投資的選擇,這一、二年來龍泉青瓷藝術品快速增值讓觸角敏銳的資本在享受這場快樂的投資盛宴。
今年嘉德春拍毛正聰《如意》作品以29.12萬元成交,徐定昌《春夏秋冬》作品以16.8萬元成交,陳愛明《纏枝牡丹紋》作品以7.84萬元成交,盧偉孫《天池》作品以16.8萬元成交。青瓷藝術精品的價值正逐漸被市場接受,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龍泉青瓷藝術精品將大幅上揚。
龍泉青瓷的文化魅力
龍泉青瓷始于三國兩晉,五代形成“似越非越、似甌非甌、似婺非婺”的特有風格,已能燒制出被宋人稱為“秘色瓷”的淡青釉瓷器。北宋大寫意刻花達到空前水平;南宋龍泉哥窯產品釉色瑩潤,紫口鐵足,黑胎開片,制作極其精細;弟窯產品白胎厚釉,以粉青和梅子青聞名于世。元代,龍泉青瓷產量在全國諸多窯系中首屈一指。宋元時期龍泉青瓷產品遠銷亞、非、歐三大洲的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以主角身份參與開拓了聲名顯赫的世界“海上陶瓷之路”,龍泉由此成為當時的世界瓷都而名揚天下。明代,龍泉青瓷作為大明王朝的國禮,隨著鄭和七下西洋而進入沿途各國的皇宮內院;在法國,龍泉青瓷被譽為“雪拉同”。明后期至清代是衰落期,但民國至解放初,尚有一批民間藝人在仿燒宋元瓷器。考古發(fā)掘資料表明,龍泉從五代至明中期,一直燒制過宮廷用瓷。正由于宮廷文化的重要推動和龍泉民間文化的激流涌動這兩條主脈絡的交織激蕩,從而將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推向了歷史的巔峰。龍泉青瓷氣脈逾1600年不斷,是五大歷史名窯、八大窯系中燒制延續(xù)時間最長、窯址數(shù)量最多且分布最廣、產量及出口量最大的窯系。
眾所周知,龍泉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造型端莊、色澤純潔而著稱,既是日用品,也是藝術品,更是文化珍品。從釉色上看,所有顏色瓷中,惟龍泉青瓷與大自然的主色調最融合,最符合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從造型上看,龍泉青瓷簡潔古樸,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溫柔敦厚、淡雅脫俗、委婉含蓄的意境,讓人心靜神寧、百看不厭,把東方文化精髓、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瓷質上看,類玉、勝玉是龍泉青瓷的主要特質。龍泉青瓷在長達1600余年的傳承過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其它顏色瓷的獨特的燒制技藝,燒制出的龍泉青瓷精品被著名的古陶瓷專家馮先明稱為“人工制造的美玉”。玉是人格和道德的象征,這正是世人對龍泉青瓷情有獨鐘的情結所在。做人做君子,藏瓷藏青瓷。品青瓷就是品文化,愛青瓷就是愛文化。而2009龍泉青瓷藝術珍品的評選活動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拓寬了龍泉青瓷精品走向藝術市場的通道,提升了龍泉青瓷的藝術價值,增強了龍泉青瓷的文化影響力!
龍泉青瓷的市場潛力
1957年,周恩來總理作出了“要恢復祖國歷史名窯生產,尤其要恢復龍泉窯和汝窯生產”的指示。從此,龍泉青瓷踏上了復興之路,經過五十余年的恢復發(fā)展,迎來了一個嶄新時代。改革開放以后,龍泉青瓷挺進杭州,登陸上海,亮相北京,承辦了全國第七屆陶瓷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活動,在全國刮起收藏龍泉青瓷的“龍卷風”。龍泉青瓷在各類全國性評比中屢屢奪魁,先后有200多件精品獲得國家級新產品“金龍獎”,被譽為“國寶”,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故宮博物院陳列和收藏,一直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國禮。2006年,龍泉青瓷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如今,龍泉青瓷的藝術作坊和企業(yè)數(shù)百個,涌現(xiàn)出了4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9位省級大師、32位高級工藝美術師和120多位工藝美術師,從業(yè)人員上萬人。可以說,龍泉青瓷不僅得以歷史性恢復,而且正逐步走向中興。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接近或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久違的南宋官釉面世了,聞名于世的粉青、梅子青釉經過成千上萬次實驗成功了,失傳千年的哥窯冰裂紋重現(xiàn)了。哥弟窯絞胎、哥弟窯結合、象形開片、綜合裝飾等技藝創(chuàng)造性地推出,極大了豐富了龍泉青瓷的藝術內涵、提升了龍泉青瓷的品質。龍泉青瓷在五大歷史名窯復興之路上走在最前列,今年龍泉青瓷在中國陶瓷界最先挺進聯(lián)合國申報人類“非遺”,目前已經連闖國內申報、聯(lián)合國材料會審、專家初評審定三關,進展順利,一步一步接近世界級非遺桂冠。
近年來,龍泉青瓷以其獨特的魅力越來越受人們喜愛。龍泉青瓷大師作品在拍賣中價格疊創(chuàng)新高;青瓷包裝瓷成功打入名酒名茶市場;青瓷餐具得到高檔酒店賓館的青睞。龍泉市委、市政府順勢而為,把龍泉青瓷真正打造成為國家級世界級金名片,提出了“中興龍泉青瓷”的戰(zhàn)略目標和“文化興瓷、科技強瓷、產業(yè)興瓷”的發(fā)展思路。占地600余畝的集龍泉青瓷博物館、大師園、國際陶藝村等為一體的龍泉青瓷文化創(chuàng)意園區(qū)正在建設,已經被浙江省政府列為全省二十個重點集聚發(fā)展的文化創(chuàng)意園區(qū);年年舉辦的中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節(jié),也已經成為全省重點扶持的十八個節(jié)慶活動之一;與浙大、中國美院、景德鎮(zhèn)陶院聯(lián)姻,開展產學研全面合作,切實加強科技攻關和人才隊伍培養(yǎng)。
現(xiàn)代的龍泉青瓷忠實地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末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龍泉青瓷蜚聲海內外,不愧為中華民族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國瓷器史上一顆燦爍的“瓷國明珠”。現(xiàn)代龍泉青瓷繼承了古代產品特色,并有所突破和發(fā)展,歷年來在各類全國性評比中奪魁,其精品被譽為“國寶”,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所陳列和收藏。
龍泉青瓷工藝大師們藝術創(chuàng)作正在進入思維活躍、靈感高漲、創(chuàng)造力豐富的黃金時代。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毛正聰?shù)乃囆g創(chuàng)作巧奪天工。作品在繼承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造型古樸、簡練、大方,哥窯象形開片千奇百態(tài),詭譎神秘,別具一格;他所創(chuàng)制的粉青、梅子青釉色飽滿細膩,晶瑩清脆、溫潤似玉,美侖美奐,寓中華審美理念于一體,堪稱“絕色之釉”,創(chuàng)當代青瓷最高境界。另三位國家級大師中,可圈可點甚多,徐朝興繼承傳統(tǒng)爐火純青的功力,夏侯文出色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張紹斌對藝術的執(zhí)著和純真,追求著青瓷藝術天人合一的境界。
年富力強的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們已成為龍泉青瓷藝術珍品的創(chuàng)作的主力軍。徐定昌對傳統(tǒng)藝術的深刻領悟力,融匯貫通,打造了頗具特色的個性名片。陳愛明對中華文化的感悟力和藝術追求的完美統(tǒng)一構成了淳厚寧靜的藝術品格;而盧偉孫更是大膽吸收當代藝術語言,張揚藝術個性魅力,創(chuàng)造性給龍泉青瓷注入了中國田園抒情詩的時代絕唱;陳善林、徐凌的出色藝術創(chuàng)造力;陳石玄根、葉小春追求青瓷冰裂的創(chuàng)新成果;胡兆雄在追求青瓷表現(xiàn)方式多元化多渠道進入市場,均有創(chuàng)意。還有高級工藝美術師王傳斌、毛丹陽等更是異軍突起,藝術創(chuàng)新廣受好評。
2009·中國首屆龍泉青瓷藝術珍品網絡投票如火如荼,短短二十多天時間四十件候選作品總投票數(shù)竟達到850多萬人次,盧偉孫的《春逐鳥聲》84萬多票,徐定昌的《融》69萬多票,毛正聰?shù)摹秶?7萬多票,胡兆雄的《月明風清》64萬多票,葉小偉的《春暖花開》58萬多票,徐朝興的《跳刀紋菱口碗》55萬多票,王傳斌的《牡丹蓋罐》53萬多票,陳愛明的《華嚴記憶》52萬多票,徐凌的《青水》45萬多票,盧偉孫的《金絲紋片瓶》29萬多票。應該說,網民參與龍泉青瓷藝術珍品投票巨大的熱情構筑了強健的市場基礎。
更多的青瓷藝術家、工作者以創(chuàng)造力構建青瓷藝術品廣大的市場基礎。中國龍泉青瓷正進入中興的新時
代。
龍泉青瓷的投資機遇和風險
龍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而被譽為瓷苑的明珠。2008年9月底,經國家文化部批準,龍泉青瓷傳統(tǒng)燒制技藝申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被列入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名單,這在中國所有陶瓷類中是唯一的。龍泉青瓷新時代正在創(chuàng)造著新的輝煌。藝術珍品正進入市場投資絕妙時機。應該說,龍泉青瓷在傳承中得到很好的發(fā)展,但文化內涵的挖掘和藝術創(chuàng)新仍顯不足。
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副會長、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名譽理事長秦錫麟對龍泉青瓷給予高度評價,他勉勵更多從藝者加強對外交流,增加信息互動,提升藝術含金量。
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副理事長傅維杰對龍泉青瓷滿懷深情,她特別強調了龍泉青瓷原產地的保護的重要和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然而,龍泉青瓷發(fā)展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思索隱憂,規(guī)避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和風險。正如專家評委、中國美院教授陳淞賢認為,目前龍泉青瓷重技法,輕創(chuàng)意的狀態(tài)應該得到改變。
青瓷從業(yè)者從青瓷藝人向青瓷藝術家轉型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
評委、著名畫家劉西潔認為,青瓷藝術不僅僅需要技藝的傳承,更是藝術創(chuàng)新的載體,只有這樣,龍泉青瓷才不失卻我們時代性的語言。
任何藝術品的市場價值是受本身藝術價值決定的。然而,我們遺憾地發(fā)現(xiàn),許多人購買青瓷往往以名氣地位選擇作品,有些工藝大師不斷復制迎合市場,所以市場原創(chuàng)的藝術精品少了,雷同的藝術“產品”卻多了,也有青瓷藝人追求的不是文化和藝術的提升,而把更多的精力在追逐商業(yè)的更大利益。缺少文化內涵和藝術底蘊成為不少青瓷藝人的提升的天然障礙。逐利的投資資本如果缺少專業(yè)機構的引領和導航,必然會產生價格泡沫,也會影響青瓷藝術品市場健康有序的發(fā)展。
可喜的是,2009中國首屆龍泉青瓷藝術珍品評選的成功運作為市場建立了一個可貴標桿,眾多國家級陶瓷專家、藝術家、文化名流組成了評委團,評選出一批充滿藝術創(chuàng)新價值的藝術珍品,這不僅僅是發(fā)現(xiàn)優(yōu)秀藝術品,更重要是建立了科學的評價體系,鼓勵更多的青瓷藝術家去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的陽光大道。而完善的市場機制的良性互動必然讓更多物超所值優(yōu)秀藝術精品得到價值回歸,從而進一步推動龍泉青瓷藝術市場的良性發(fā)展。
打造國家文化金名片
龍泉市委書記趙建林認為,中興龍泉青瓷是我們時代的歷史使命。龍泉青瓷的申遺進程正打造著國家文化的金名片。這位充滿文化情結的市委書記認為,通過龍泉青瓷藝術珍品的評選,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龍泉青瓷的傳世之作,打造龍泉青瓷藝術精品路線,以藝術和文化價值來確立龍泉青瓷的市場價值方向,以文化底蘊、創(chuàng)意內涵來開發(fā)龍泉青瓷的高貴品質,可謂意義重大。
本次活動顧問、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則從文化戰(zhàn)略角度就龍泉青瓷藝術珍品評選給予高度評價,“龍泉窯是中國瓷器的代表,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代表,集中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和諧、堅韌、冰清玉潔等傳統(tǒng)而又優(yōu)秀的品德。所以,愛瓷就是愛中華!龍泉青瓷文化價值的認定和藝術價值的開發(fā)有助于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為中國文化影響世界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龍泉青瓷藝術珍品以其文化魅力,市場潛力正成為中國藝術市場投資熱點,打造著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化金名片。
周岳平,著名藝術經紀人、浙江省藝術品經營行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杭州三達文化投資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江南書畫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杭州古都文化研究會書畫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理財研究中心理事、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藝術市場聯(lián)盟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