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個人投資組合里,建議加入藝術品投資品種。在操作上,如果個人對藝術品有興趣也有研究,那么不妨親自操盤?,F(xiàn)實條件下,藝術品投資基金將是大多數(shù)富裕人士的最優(yōu)選擇之一。
藝術品投資基金是沒有實際操作經(jīng)驗、無巨額資金足以單獨投資,但又能分享到藝術品巨大增值收益的解決方案。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是投資的一個基本常識。人們在做投資時會安排策略,即投資品種如何組合,同一投資品種產(chǎn)品如何配比。之所以有組合和配比,其根源是每個投資品種和投資產(chǎn)品具有不一樣的風險,通過組合與配比來實現(xiàn)風險的相互抵消,從而實現(xiàn)收益最大化。
現(xiàn)在,股票、房地產(chǎn)和藝術品被列為三大投資領域。在兩大傳統(tǒng)投資之外加入藝術品投資,讓原來集中的風險由三個領域來承擔,這樣就分散了風險。
過去兩三年,中國股票市場猶如過山車一樣,上證指數(shù)從6000多點一路下跌,之后回升到4000多點,現(xiàn)在又回落到2600點左右。股票價格忽上忽下,投資者所經(jīng)歷的風險恐怕是刻骨銘心的。
同樣,房地產(chǎn)投資的風險在過去幾年增大了,很多投資者在國內一線大城市瘋狂投資購置房產(chǎn),2010年年初國家出臺房控政策,用最嚴厲的手段打擊房地產(chǎn)投機行為,樓市一時風聲鶴唳,直至目前樓市仍然處于觀望狀態(tài)。
藝術品卻沒有這方面的風險,過去藝術品屬于另類投資,涉及面窄,對國民經(jīng)濟不會產(chǎn)生巨大影響,因此,國家政策對其調控力度有限,也僅局限于國家文物保護層面。
藝術品是抵御股市風險最好的領域,二者反向互動關系明顯。如果把資金全投放在股市里,當股市持續(xù)兩三年低迷,投資者就會非常難受。當股市不好的時候,藝術品市場好,可以對沖股市風險。從策略上說,這是最佳的投資組合。
投資大戶劉益謙的財富積累來自股票,人稱“法人股王”和“增發(fā)股王”,但他從1993年開始介入藝術品投資。2009年內地拍賣會的最高成交紀錄就是在他手上產(chǎn)生的,據(jù)報道,2009年他投資在藝術品上的資金約13億元。
2010年以來,股票市場低迷,劉益謙投資的幾只地產(chǎn)股票行情不佳,一時傳出他資金鏈吃緊的報道。但藝術品市場價格普遍高漲,他以前購買的藏品增值了,很好沖抵了股票的損失。這是利用藝術品分散投資風險的典型案例。
機構投資者也有利用藝術品來分散風險、抵御通脹的案例。20世紀70年代是英國經(jīng)濟不景氣的時期,當時通脹率高達27%,有一位統(tǒng)計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投資于藝術品回報高于其他領域,而且是抵抗通脹最好的投資工具。英國鐵路養(yǎng)老基金采納了他的藝術品投資建議,每年從可支配的總流動資金拿出3%投資藝術品,設定年限為25年。英國鐵路養(yǎng)老基金的藝術品投資1974~1999年的投資年平均收益率為11.3%,而這一收益率是剔除了通脹率以后的真實收益率。從分散風險和對沖通脹的角度看,這個收益率達到了預期目標。
中國最近幾年面臨著負利率風險,錢存放銀行里,財富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隨著物價上漲而縮水,實際收益是負的。2010年上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同比上漲2.6%。同期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是2.25%。也就是說,上半年把錢放在銀行財富是縮水的,因為收益趕不上物價上漲。這個時候,給資金尋找投資渠道是必要的。
而這,正是藝術品投資的強項。可以預見的一點,藝術品投資基金將在中國有一個大的發(fā)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