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關于藝術基金的消息頻頻傳來,民生銀行于年初推出“非凡資產管理——藝術品投資計劃2號”,并稱全額售罄且提前一周結束募集。6月12日,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保利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在京成立。同日,怡橋財經藝術基金在北京798藝術區(qū)成立。7月3日,德美藝嘉聯(lián)合興業(yè)銀行、北京歌華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基金聯(lián)合打造的德美藝嘉藝術基金正式成立,并面向全球發(fā)行……
如此多的藝術基金在半年內迅速成立,這使得人們在關注之余不禁追問:國內始于2007年的藝術基金已成立了10多家,它們在藝術市場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收益率如何?前景如何?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文化部文化市場發(fā)展中心研究員西沐。
是散戶時代的結束 還是市場多元的體現(xiàn)
記者:上半年國內的藝術基金發(fā)展非常迅猛,通常藝術基金募集資金少則幾千萬、多則上億元,這些資金的入場,會給藝術品市場帶來多大影響?
西沐:專業(yè)性或者具有專業(yè)性背景和人才操作的藝術基金的涌現(xiàn),對于藝術品市場的影響來說,不在于資金量的大小,因為相比中國藝術品市場幾千億元的規(guī)模來說,這些資金的規(guī)模也許不算什么。但它出現(xiàn)的重要意義在于推動了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發(fā)育,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金融化起到了普及、教育及示范作用。
記者:有人認為,目前國內的藝術基金大部分還處于不規(guī)范狀態(tài),基本上是在靠人脈和游說來募款,您覺得藝術基金在當下的市場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西沐:藝術基金的成長需要環(huán)境和收藏文化的支撐。傳統(tǒng)藝術品市場形成的收藏文化和資本時代需要的文化是不一樣的,因為環(huán)境在變、經濟基礎在變,這對投資行為、方式及其評判標準的確立都有影響。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金融化是大勢所趨,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發(fā)育與發(fā)展是其核心,而藝術品資本市場發(fā)展的突破口是藝術品投資基金。藝術品投資基金現(xiàn)在只能說剛剛起步,其對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突破與帶動意義深遠,特別是教育與示范影響會更大。
記者:藝術基金的紛紛成立,是否意味著散戶時代的結束?
西沐:中國藝術品市場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大體將其分為把玩、密玩階段,鑒藏、收藏階段,專家+投資階段和資本時代。在資本時代,藝術品的顯著功用就是投資工具。由于市場環(huán)境趨好,體制性支持不斷到位,藝術品市場正在成為一種投資平臺,而現(xiàn)在機構資金的大量介入,也意味著市場的公開性不斷加強。
同時,基金及其他投資形態(tài)的介入,說明藝術品市場進入了一個比較高級的市場形態(tài),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多元化形態(tài)的結束,而是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化了,針對性和專業(yè)性更強了。
藝術品價值量化是否可行
記者:您如何評價用量化的標準評估藝術品及藝術家價值的做法和觀點?
西沐:很多地方成立了藝術品產權交易機構,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可能就是藝術品價值的評估。價值評估涉及理論研究、人才隊伍、體系與環(huán)境等諸多問題,如藝術品價值的構成是什么、每一部分如何量化等,在這些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建立相應的量化價值評估體系的愿望是非常好的,但是理論研究、架構設計、人才及流程的優(yōu)化等方面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很難想象,某個基金憑一己之力,能把一個很社會化的工程的每一步都做得非常完美,但這種努力與嘗試,無疑會促進整個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的完善與發(fā)展。
記者:從您的研究來看,相對于股票、房地產等投資項目,藝術基金的收益率怎樣?目前民生藝術基金1號理財計劃的收益率是12.75%,您覺得這個數(shù)字足以吸引投資者嗎?
西沐:藝術基金投資收益問題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基金的定位、管理層是否專業(yè)、是否具有前瞻性眼光以及運作能力的高低等,我們不能就某個個案的表現(xiàn)來評價整個藝術品基金獲利能力的優(yōu)劣。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國力的增強,中國藝術品的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它的投資回報是值得期待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所有藝術品會帶給投資者均質的、同等的回報。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部分藝術家的作品價位差不多,但到了今天,有的藝術家作品的價格漲了100倍,有的還在原來位置。這涉及到價值認知與選擇標準的問題 ,只要有準確的定位、專業(yè)化的管理以及一套切實可行的規(guī)范與辦法, 從長遠來看,相對于股票、房地產,藝術基金投資的收益一定是被看好的。
短平快或中長期 投資周期各取所需
記者:民生銀行于2007年推出的首款藝術品投資計劃理財產品,1期產品期限設定為2年,2期設定為23個月,當時很多人不看好,認為周期太短。很多人認為健康的藝術基金往往周期比較長,您怎么看?
西沐:藝術品投資和其他的物質化的商品投資是不同的,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藝術品價值的建構過程及其價值的形成與發(fā)現(xiàn),可能比其他投資需要更長時間。它除了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價值、藝術價值外,還附加有文化價值及歷史價值。人們對文化附加值的發(fā)現(xiàn)、挖掘,是藝術品價值增加的重要方式。
短、平、快的藝術品投資也是一種方式,但它往往具有一定的投機性。這種投資以價格為導向,風險較大。我贊成藝術品投資走“價值投資”的路線,這要求藝術品的投資周期是中長期的,至少不低于3年,最好是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
記者:藝術基金在選擇藝術家上,似乎更青睞于已經成功、獲得認可的藝術家。
西沐:選擇什么樣的藝術家和藝術基金的投資定位、策略與路徑有關。如果基金的產品期限是兩年,走價值投資之路就不一定來得及,藝術品價值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和時限。短期的投資肯定得選擇成功的、穩(wěn)定的、市場認可的藝術家,因為市場的發(fā)育、認知是需要時間的。
記者:對于有興趣投資藝術基金的人,您有什么建議?
西沐:成功的基金有以下特點:首先明確的定位很關鍵,包括盈利、文化、藝術取向的定位;第二要有科學的運營架構,包括科學的基礎的分析方法、流程和有效的管理架構;第三要有一支非常專業(yè)的顧問隊伍和運作團隊;第四是善于把握大形勢,對市場有出色的掌控能力。一個基金若把這幾方面做好了,它的發(fā)展就會是比較健康的。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