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45
點擊率:3001
一些初涉瓷器收藏的人往往只鐘情于“五大名窯”、元明青花、“清三代”彩瓷,而對于時代相去不遠的民國瓷器卻不屑一顧,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謬誤。作為一個歷史階段,民國時期也有很具時代特色的瓷器。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就是這些普通的民國瓷,其社會存量也已經(jīng)很少了,完好無損的更是稀有。筆者曾見一件很不起眼的普通民國茶壺,只因壺身有“抵制日貨”的字樣而被博物館破例入藏;某省級博物館征集到一件繪有袁世凱、黎元洪頭像的粉彩茶蓋碗竟如獲至寶,足見這些真實反映時代風貌的民國瓷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民國瓷器歷來不受收藏家的重視,因此,長期以來,在收藏界存在對民國瓷不客觀、不實際、不公正的評價。
正如《民國瓷器概述》中所說:“民國……以景德鎮(zhèn)為代表的瓷器生產(chǎn)幾乎遍及全國,燒造了大量不同風格的瓷器。遺憾的是,民國瓷器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許多收藏家視民國瓷器為難登大雅之物。故此,關于民國瓷器的研究和系統(tǒng)整理十分不夠,許多優(yōu)秀作品或損壞或遺失。誠然,民國瓷器精品不多,質(zhì)量也難以與明清瓷器比肩,但也不乏精細之作,作為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仍有其欣賞價值、研究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
歷史步入了一個新的世紀,我們應當認真研究民國瓷,給民國瓷器一個客觀的、實際的、公正的評價。
民國瓷雖然只燒造的時間很短,卻留下了不同流派各具特色的風采。經(jīng)過筆者對民國瓷認真的思考與研究,認為民國瓷分為4個流派較為適宜。
這4個流派分別是:
1.袁世凱復辟帝制在景德鎮(zhèn)燒制的御用瓷,這些器物可稱之為民國宮廷瓷。
2.清末民初官窯瓦解,官窯良工在中國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這些瓷器可稱之為民國仿古瓷。
3.民國期間以文人潘宇、汪曉棠以及珠山八友等為代表的繪瓷名家創(chuàng)造了新興的粉彩工藝,這些新興的粉彩之作可稱之為民國粉彩新藝瓷。
4.民國期間為抵制洋貨,興我國貨,廈門福建寶華制瓷有限公司、萍鄉(xiāng)瓷業(yè)公司、湖南瓷業(yè)公司等30多家公司紛紛成立,它們生產(chǎn)的是日常生活用瓷,這些生活用瓷,可稱之為民國生活瓷。
民國時期社會動蕩,內(nèi)憂外患,戰(zhàn)亂不息,使得這一時期的瓷器生產(chǎn)受到很大影響,總的趨勢是處于低潮,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精細的產(chǎn)品出現(xiàn)。史載袁世凱復辟登基時曾仿效封建帝王精心燒造了一批署有“居仁堂”款的所謂“洪憲瓷”,質(zhì)地精良,以致仿制者甚眾,價格自然不菲。此外民國時也有一些高檔的仿古瓷器,其中亦不乏精細之作。這些都值得收藏者注意。
改革開放以來,海峽兩岸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許多臺灣同胞、海外華人對“民國瓷”情有獨鐘,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收藏熱,一向不被看好的民國瓷竟然身價倍增,一度成為搶手的熱門貨,這也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民國瓷生產(chǎn)的年代距今不遠,且產(chǎn)品多流散于民間,以往不被重視,因而征集起來相對要容易些,有心的收藏者是不應忽略的。
大量的仿古瓷,這些瓷器可稱之為民國仿古瓷。
3.民國期間以文人潘宇、汪曉棠以及珠山八友等為代表的繪瓷名家創(chuàng)造了新興的粉彩工藝,這些新興的粉彩之作可稱之為民國粉彩新藝瓷。
4.民國期間為抵制洋貨,興我國貨,廈門福建寶華制瓷有限公司、萍鄉(xiāng)瓷業(yè)公司、湖南瓷業(yè)公司等30多家公司紛紛成立,它們生產(chǎn)的是日常生活用瓷,這些生活用瓷,可稱之為民國生活瓷。
民國時期社會動蕩,內(nèi)憂外患,戰(zhàn)亂不息,使得這一時期的瓷器生產(chǎn)受到很大影響,總的趨勢是處于低潮,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精細的產(chǎn)品出現(xiàn)。史載袁世凱復辟登基時曾仿效封建帝王精心燒造了一批署有“居仁堂”款的所謂“洪憲瓷”,質(zhì)地精良,以致仿制者甚眾,價格自然不菲。此外民國時也有一些高檔的仿古瓷器,其中亦不乏精細之作。這些都值得收藏者注意。
改革開放以來,海峽兩岸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許多臺灣同胞、海外華人對“民國瓷”情有獨鐘,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收藏熱,一向不被看好的民國瓷竟然身價倍增,一度成為搶手的熱門貨,這也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民國瓷生產(chǎn)的年代距今不遠,且產(chǎn)品多流散于民間,以往不被重視,因而征集起來相對要容易些,有心的收藏者是不應忽略的。
來源: 石家莊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