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沌理論是屬于自然科學領域的一種理論,我們可以這樣借鑒來理解:任何紛繁復雜的表象下,隱藏的真相和規(guī)律貫穿始終,主導著這一切,這是混沌理論的核心。而這些真相和規(guī)律有著自身獨立的運行軌跡,這就是道法自然。”
在浦東的辦公室里,王歆用一種平靜、淡定卻極有磁場的聲音,向記者解釋公司名稱中“混沌道然”的由來。
對于今年下半年業(yè)績的爆發(fā),王歆很坦然:“這一年的成績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如果我買的股票晚了半年才表現呢?如果我明年業(yè)績不好呢?那個時候你會不會又需要懷疑我今天所說的一切?”
混沌中的主線:尋找公司價值和市場定價之間的差異
王歆并不愿過多的談論投資理念。“我還沒有足夠的思想和閱歷把投資理念常常掛在嘴邊,而且也不會拿所謂的理念來束縛自己。”
“但是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投資哲學和主線,我的主線就是尋找公司本身價值和資本市場給公司定價這兩個定價之間的差異。”
他認為,估值是一門藝術,投資能力是一個投資者對風險的認知能力。“有的投資者,可能會把高估作為拋出的標準,而我是這個公司不被低估就會賣掉。如果一個公司的成長需要多個條件,而這些條件的達成有不確定性,出現估值模糊,我就會賣掉。”
“正因為如此,現在這種市場我內心很平靜,反而大牛市我會比較緊張。我更喜歡現在,點子比錢多,好公司會比較容易選,也有足夠的時間讓你選。我們不期待這個股票下個月,甚至一年的表現,我們手中兩年沒漲的股票也有”
所以在王歆看來,就他們的投資風格而言,不會把風險控制簡單定義為止損。
王歆精選個股的能力被業(yè)內所稱道,但是和很多投資者不同的是,他并不那么看重深度調研。“調研是需要的,但不能過度,對一個公司的投資決定,調研占的權重只有10%,公司的大是大非問題要依賴公司涉及的各個方面的綜合信息的集中體現。財務信息,行業(yè)信息,公司所在行業(yè)受到政策面的影響作用,在產業(yè)鏈里面的關系,在組合里與其他公司之間的關系,綜合決定的。我們的投資比較集中。給你判斷錯誤留下了一定空間。但是確實把大的方向抓住了,出現問題就變成小概率事件了。”
投資紀律:不追熱點
對于投資紀律,王歆表示:“紀律是人定的,而且也是人去執(zhí)行,所以紀律也不是完全靠得住。嚴格來說的話,我的紀律只有一條:絕對不追逐熱點。”
“跟風本身就是風險。但是人的天性就是跟風。跟風往往會南轅北轍錯的很遠,不止錯了一點點。比如市場上往往說主力怎么做,到底誰是主力呢?如果有主力的話,那主力往往都是錯的。你硬要說主力的話,真正的主力其實是投資規(guī)律。”
被問及對2011年市場走勢怎么看,機會和風險在哪里,王歆笑言:“明年這個時候你來問我,我就能告訴你了。”
“其實大多數預測的基礎,都是在過去和現在市場表現影響下的慣性延續(xù),沒什么價值,我不動這個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