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jpg)

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墨,相對于筆、紙、硯來說是收藏的冷門,但隨著收藏市場的擴大,目前,古墨收藏也在升溫。“從2007年在中國嘉德秋拍‘文房四寶’專場,乾隆御墨創(chuàng)下448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古墨等文房用品的收藏價值開始顯現(xiàn),也備受收藏家的青睞。”3月26日,北京琉璃廠東街慧雅閣的老板宋建對記者說,但目前市場上古墨仿制品較多,提醒大眾收藏者要謹(jǐn)防有人以次充好、以新當(dāng)舊。
古墨極品市場難覓
古墨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案頭必備,使用之外還可以把玩。但因古墨是消耗品,而且不易保存,這使得珍稀古墨存世量非常少,流傳于民間的大多數(shù)都是普通的墨條或墨塊。“目前,古墨極品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即使一些店鋪里有藏貨,一般也不愿意輕易出手。在拍賣市場上,古墨珍品也非常少見,一旦有此類珍品出現(xiàn),競拍者會激烈競價,最后的成交價格十分驚人。”宋建說。
墨,是中國傳統(tǒng)的書寫、繪畫材料,也是獨特的工藝品。墨與紙、筆、硯一同放置案頭,被世人稱為“文房四寶”。因此,墨也是歷代文人和書畫家陶情養(yǎng)性之物,故有“紫金不換,名墨難求”之說。
“相對于現(xiàn)代制品來講,古墨的收藏價值更高,但千萬不能盲目跟風(fēng)。”宋健說,古墨收藏以清代之前的墨最佳。在古墨收藏界流傳著一句話:“唐宋墨絕世,明代墨珍罕”。因古墨難以保存,唐宋墨已很難見到,明墨傳世的也極其稀少,價格驚人。另外,名家和名人制作的墨身價不凡。唐朝時祖敏、奚超、奚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