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山明是一位畫家,又是美術教授。他說:教授是播種,畫家是耕耘,雖有區(qū)別,但也難分彼此。
初春一個晴朗的中午,記者采訪了他。我們的談話從不久前在杭州舉辦的那場大規(guī)模畫家賑災義畫義賣活動開始——
一項公益活動
2005年元旦,住在杭州吳山廣場附近一棟樓里的畫家吳山明,不停地向外撥打電話。
幾天之前,他從新聞中得知了印度洋海嘯的消息,他心系災區(qū),正在籌辦一場大規(guī)模的畫家賑災義畫義賣活動。因為是放假期間,畫家們都在家中休息,吳山明很快聯(lián)絡了數(shù)十位著名書畫家。在此之前,他已主動與慈善機構及有關部門取得了聯(lián)系,大家非常支持吳山明發(fā)起賑災義舉的倡議,并提供了多方面的幫助。
幾天之后,由杭州市文聯(lián)、文化局牽頭的杭州美術界規(guī)模最大、檔次最高的一次公益活動“杭州美術界為印度洋海嘯災區(qū)賑災大型義賣”在杭州政協(xié)大樓會議廳展開。來自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市美術家協(xié)會、西泠書畫院、浙江畫院、浙江開明畫院、杭州畫院等單位的70余位書畫家紛紛潑墨揮毫,以極大的熱情奉獻著自己的一份愛心。
杭州市紅十字會在這次活動中,當場授予吳山明“人道、博愛、奉獻”紅十字銅牌,以表彰他和書畫家們援助災區(qū)百姓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崇高境界。有人用“一呼百應”贊許吳山明的此番義舉,人們自然地將目光聚焦到了這位教授畫家的身上。
事實上,許多年來,不論是浙江省還是杭州市,甚至是其他市、縣的義賣、捐獻、贊助,只要事關慈善事業(yè)、助學基金、助殘救濟等公益活動,吳山明總是積極參與,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奉獻愛心。
我省實施失學女童就學的“春蕾計劃”時,發(fā)動社會力量認領經濟困難的女學生。第一批公布的困難學生名單有40人,吳山明夫婦一次就認領了其中的10名。當?shù)诙麊喂嫉臅r候,他們又認領了10位困難學生。現(xiàn)在,這些被吳山明夫婦認領的學生都在自己的學校努力地學習著。
多年來,吳山明已經記不清楚自己捐獻過多少繪畫作品了。而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真情無限”系列活動中,吳山明捐獻的六尺整張作品《青稞飄香》卻是一個例外。中央電視臺的同志告訴吳山明,拍賣《青稞飄香》所得的18萬元錢,將捐贈給科爾沁草原,他們說,這筆錢可以綠化500畝草地。
一次藝術突破
吳山明從浙江美術學院畢業(yè)并留校任教不久,就打破自己已有的風格,努力將越南磨漆畫的色彩引入中國寫意畫中。
對中國自五代宋朝以來出現(xiàn)的意筆人物畫,他進行了長期而深入的研究。1984年,時任教研室組長的他提出在中國畫系開設意筆線描課的建議,受到系領導與同事的采納和贊同。在個人藝術風格的探索上,吳山明這時也給了同行一個意外:他決定進一步演變自己的表現(xiàn)手法。畫家們知道,與旁人拉開風格距離并不容易,而對自己的既成風格作藝術上的變革是更難的事情。所以,曾經有人勸他放棄這種探索。人到中年的吳山明知道,中國畫的生命在于不斷地創(chuàng)新,作為一名畫家和教師,他有責任和義務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為此,他開始了又一次痛苦的求索過程。
奇跡往往垂青于勤勞和不畏艱苦的人。吳山明走遍大江南北,終于在1986年的青藏高原被賜予靈感。那是一次草原寫生活動,簡陋的條件加上當?shù)氐淖匀粴夂颍沟脜巧矫魉鶐У哪磕袒虬l(fā)酵,他必須用水重新泡墨塊。然而,偶然的事情發(fā)生了,吳山明驚奇地發(fā)現(xiàn),泡制過程中墨膠分離時所形成的特殊的宿墨效果,使他產生了藝術表現(xiàn)上的聯(lián)想,于是,他立即蘸墨揮毫,在一尺宣紙上勾勒圖畫。水墨融入潔白的紙上,出現(xiàn)了奇異的力度和新穎的線條。
接下來的兩年,吳山明除了教學之外,將自己關在畫室里閉門創(chuàng)作。關心他的人滿腹狐疑:吳老師怎么沒有動靜了。不久,人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吳山明。1988年,他的畫展幾乎讓所有的行家大為驚喜:吳山明的畫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那線條,那水墨,一概讓人耳目一新。
一個重要建議
這些年來,吳山明擔任過浙江省政協(xié)常委、浙江省人大常委、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委員和民進浙江省副主委等社會職務。在教學和創(chuàng)作的同時,他積極參政議政,提出過不少意見和建議。
2000年10月20日,相隔71年的西湖博覽會重現(xiàn)杭州,并且成為杭州人民每年一度的節(jié)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博會的恢復與吳山明有著很大的關系。
上世紀90年代后期,改革開放以來的杭州市社會經濟取得了迅猛發(fā)展。深諳杭州西博會舊址及其歷史的吳山明,敏銳地意識到,西博會作為極具影響力的歷史會展形式,如果能夠抹去塵埃,給予新的生命,實現(xiàn)歷史與現(xiàn)實的完美結合,一定更加光彩奪目,進一步促進杭州的經濟繁榮和發(fā)展。于是,吳山明通過省民進組織將設想向當時的省長作了匯報。省長對此十分重視,很快作出批示:專家論證,適時推出。兩年過后,杭州人久違了的西湖博覽會以嶄新的時代面目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主辦單位特地派人,將20余張緊俏的西博會開幕式門票送到了吳山明手上,對他的提議獲得實現(xiàn)表示感謝。
吳山明經常參加人大和政協(xié)組織的調研活動。一次,吳山明發(fā)現(xiàn)有些地方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把當?shù)刂饕糜钨Y源承包給某些個人經營,結果使得一些資源被破壞性開發(fā)或低層次利用。他屢次在有關會議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然而,沒有人對此加以重視。一向溫和的吳山明終于動怒了,他質問當事部門:“如果有錢,是不是可以買下一段富春江禁止通航?如果有錢,是不是可以承包一片西湖想怎樣便怎樣?”懷著對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的強烈責任感,吳山明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聯(lián)合其他20多名代表,提出了“加強對旅游資源的保護”議案。這份議案受到全國人大的高度關注,全國人大法工委立項進行討論。據(jù)特地來杭州向吳山明致謝的國家旅游局領導介紹,這是我國最高立法機關首次專項討論保護旅游資源的內容。不久之后,我國頒布了對旅游資源加強保護和管理的條例。
人物簡介:吳山明,1941年生于浙江浦江。1964年畢業(yè)于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造型學部主任,浙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浙江省中國人物畫研究會會長、西泠書畫院院長、國家郵電部郵票評審委員、浙江省人大常委,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