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高通脹的時代,投資成為時尚,任何能增值保值的品種都可以成為投資對象,書畫也一樣。從2011年國內(nèi)春拍書畫天價頻出、新人倍增、成交猛漲中,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書畫真正進入了“投資時代”。但把書畫當成投資對象,風險太大、贗品太多、門檻太高。由于書畫的特殊性,其投資風險遠遠大于其他品種。嚴格講,書畫并不適于投資,特別是對新人來講,盲目投資書畫完全不靠譜。
近日在《百家講壇》開講《寫實徐悲鴻》的著名收藏專家呂立新在節(jié)目中談道:近年拍場上的5000件徐悲鴻作品,僅有5%是真跡!換言之,只有25件是真跡,其他都是假的。在“贗品占八成”的書畫拍賣市場,即便是老玩家有時也很難保證不失手,對新手而言無異于賭博了!
這兩年一些人看到書畫行情快速飆升,天價不斷,受到誘惑,覺得買幅畫既高雅體面還能升值,于是紛紛跑到這個市場里,但是,書畫絕不是普通的投資對象,沒有專業(yè)的鑒別眼光,買來的往往是贗品?,F(xiàn)在國內(nèi)的一些藝術基金和藝術投資機構也不加分辨地狂熱追逐高價書畫拍品,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投機行為,蘊藏著很大的風險,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當然,在一個投機的市場中有時贗品也不乏賺取差價的機會,但從長久看靠博傻來投資書畫注定是輸家。
在資本的炒作下,當今的書畫拍賣已完全淪為一個高度投機性的市場。不少新入市的買家狂熱追逐市場熱點,這些新進場的資金由于有短期回報的要求,追求“短平快”和暴利,其他品種即便風險小,但由于升值慢周期長,資本也不會光顧。有的投機買家甚至直言:“拍品真假無所謂,只要自己有差價能賺錢就行!”筆者認為,在當前炙熱的市場氛圍下,尤需提倡理性投資,把風險擺在第一位,升值、贏利放在第二位。眼下國內(nèi)書畫拍場的贗品比例這么大,控制風險就顯得很重要,尤其對新入場的新手而言。
現(xiàn)在的古代書畫和近現(xiàn)代書畫確實有如“沙里淘金”,機會有,但概率小。2011年春拍國內(nèi)上拍了上百件八大山人的畫,真跡又有幾幅?齊白石的畫現(xiàn)在拍場遍地開花,一年足有千幅之多,但真跡實在太少了!隨著徐悲鴻作品超億元大關,其假畫也越來越多。在一個假畫占80%的市場里,每一個買家都應該問一下自己:你有多大勝算?
那么,在當今這樣一個投資、投機成風的時代,書畫收藏者如何規(guī)避風險?如何尋找市場機會?筆者認為應棄熱求冷。現(xiàn)在市場上過分追求短期效益,其實,越是熱門的,假畫往往越多,如果你不是研究齊白石的專家,還不如去選擇二三線名家作品收藏,比如李苦禪、葉淺予、吳作人等,他們的作品目前價位還不是很高,收藏風險小,未來升值空間較大。對于對書畫收藏了解不深的新人來講,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畫家,追求中長期回報,無疑是更佳的選擇。
來源:中國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