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內(nèi)多賢俊,丹青藝事高?!苯柚芡宋叹?,我以為浙江青年畫家金心明是一位“藝事高”的“賢俊”;他的“藝事高”,高在詩書畫印兼善,高在筆墨技巧和藝術(shù)境界俱佳。
“認識”金心明其人其畫,始自2001年初浙江省群眾藝術(shù)館主辦的“世紀之春——浙江青年國畫家提名展”,后在西泠印社出版的同名畫文合集上讀到他的畫作及文章(《心象臆語?山水畫創(chuàng)作雜感》)。他的畫和文,對于我產(chǎn)生了較大的吸引,感到他之畫筆墨獨具,造境奇逸,他的文章識見甚深。二者相融,似屬“才子型”畫家。
近時,從友人、青年畫家章耀(供職于海寧徐邦達藝術(shù)館)那里,見到了金心明為他的一幅山水小卷寫的一首古風體詩歌的原跡。朗讀數(shù)遍后,感到驚奇欽服,驚奇的是這位才子如此多才多藝,欽服的是“老我無才思”,金的年齡恰小我一半(35∶70)。
題曰:
奇思奇拙呈奇逸,鐵筆如棘墨韻滋。忽從天外得知音,相與常自問別離。一丘一壑一開合,獨賞不釋費凝思。眼明復見此小卷,骨秀神寒樹一枝。橫愈二尺直六寸,右丞榘矱工部詩。畫不一筆與人同,磊磊寫出滿煙嵐。煙嵐渺渺難入時人眼,縱恣由心豈尋常。簌簌冷風吹枕邊,離離疏影陳紙上。展圖愧無冰雪篇,奈何吾儕察察,但覩章耀落墨響鏗鏘。乙酉初秋晴日,章耀兄寄所制《逍遙游》小卷囑題,因湊俚語十八句以應。即乞正之,弟心明謹識。
金的這首詩,構(gòu)思甚為精巧,題意開展充分,面對章耀之畫,大處著眼,小處落筆,敘之議之、評之贊之,展現(xiàn)兩人情誼,深化審美欣賞。以“奇思奇拙呈奇逸”為起句,點到章耀畫中的獨特繪畫語言:“畫不一筆與人同,磊磊寫出滿煙嵐。”作為畫家和“準詩人”,金心明詩篇中自然提到唐人王維和杜甫,自然會想到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想到杜工部詠畫的長詩(如《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十八句詩,自出機抒,佳句疊呈,如“忽從天外得知音,相與常自問別離”,“簌簌冷風吹枕邊,離離疏影陳紙上?!薄榫敖蝗冢诱巩嬕舛A,且“詩不一句與人同”。這首題畫詩,我曾呈髦年老詩家陸秉仁先生過目,陸師曰:“此詩首尾呼應,詩思精細。鋪敘畫景,條理井然。句法多變,而合于古詩寫作技法;出于而立之年青年人的手筆,不易也!”
金心明與章耀相識,為時不過四年多,始于“浙江青年國畫家提名展”(2001年),畫風與氣質(zhì)、追求的相近,使兩人“同心相應”,遂成為知交。四年前這次藝術(shù)盛會的學術(shù)主持人、美術(shù)批評家范達明先生,在長篇學術(shù)總結(jié)性文章(《新世紀中國畫的春天——讀浙江青年國畫家及其作品》)中,將金與章兩人“拉近”,他說:“金心明與章耀兩人身上與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傳統(tǒng)文人畫家的氣質(zhì)就顯得最強,兩人的山水畫風格亦較為接近:比較注意運用傳統(tǒng)筆墨的造型手段來表達自然山水的氣勢、氣韻,表達自然生命的活力,同時也注意發(fā)揮山水畫在題材意蘊、構(gòu)圖章法、筆墨技法上的表現(xiàn)力?!睂τ谒麄儍晌磺嗄戤嫾襾碚f,能夠?qū)χ袊剿嫷那陚鹘y(tǒng)有一個比較透徹、比較充分的價值估量,就是使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建立在了最可靠最扎實的基點上。一個青年畫家,尤其是一個青年中國山水畫畫家,有這樣一點認識與沒有這樣一個認識,絕對是不一樣的。心明與章耀有緣,他們互尊互信,同于藝壇“逍遙游”。2005年春,他們合出了一本集子:《章耀畫古意山水冊?金心明書陶詩十二首》,真謂詩畫同輝。
分享到: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網(wǎng)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