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46
點擊率:3145
書畫,是歷代書畫家慘淡經(jīng)營、嘔心瀝血的產(chǎn)物。天災人禍,只會損毀,不能再生產(chǎn)。幸而存世者,吉光片羽,能不珍貴!書畫收藏家,節(jié)衣縮食,辛勤搜羅,既花財力,更費精力,時加閱玩,盡心呵護,命名書畫得以傳世者,厥功偉矣戰(zhàn)!
初搞書畫收藏的人,往往流于“揣骨聽聲”。“揣骨聽聲”,原是相求的一種,摸人骨骼,聽人聲音,以定休咎。宋沈括《夢溪筆談》云:“藏書畫者,多取空名。偶傳為鐘(繇)、王(羲)之、顧(愷)之、陸(探微)之筆,見者爭售。此所謂‘耳鑒’。又有觀畫而以手摸之,相傳以為色不隱指者為佳畫,此又在耳鑒之下,謂之‘揣骨聽聲’。知道一些古今著名書畫家的姓名,遇到他們的作品,就買下來。自從書畫有經(jīng)濟價值開始,便有作偽的人。明文震亨《長物志》云:“今人見無名人畫,輒以形似填寫名款,覓高價。如見牛必戴嵩,見馬必韓干之類,殊為可笑。”www.findart.com.cn
戴嵩、韓干,均唐朝畫家,以畫牛、畫馬著名。到了宋朝,署名戴、韓的畫,已大都是假的了。米芾的朋友劉涇,從別人處交換到戴牛、韓馬,十分高興。米芾譏道:“以為有韓馬、戴牛,但少杜荀鶴、章得象耳!”杜荀鶴,晚唐進士,著名詩人;章得象,宋咸平進士,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兩人都不會畫畫,只是姓名里有“鶴”“象”而已。宋朝諺語:“牛即戴嵩,馬即韓干,鶴即杜荀,象印章得。”是對徒慕虛名、不辨真假者的諷刺。
歷代收藏書畫最多的當然是帝王。宋徽宗趙佶,擅長書畫,也喜歡收藏書畫。據(jù)《宣和書譜》載,內(nèi)府收藏歷代書家197人的精品1344件。分諸帝書、篆、隸、正、行、草、八分七類著錄;《宣和畫譜》載,內(nèi)府收藏歷代畫家231人的精品6396件,分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果10門著錄。
皇宮里的好畫實在太多了,多得竟以郭熙的畫當抹布。原來,宋神宗喜歡郭熙的畫,滿殿裱貼郭畫。繼位的哲宗不喜郭畫,改帖古畫。拆下的郭畫歸入“退材庫”,裝裱工人拿去當抹布,被鄧名世發(fā)現(xiàn)后,全數(shù)乞請而去。其子鄧椿,記其事于《畫繼》。www.findart.com.cn
除了帝王,要數(shù)權(quán)臣。南宋賈似道、令陳振、譚玉、趙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