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32
點擊率:3579
花鳥畫包括花卉、瓜果等植物和昆蟲、鳥類、魚類、走獸等動物題材。西洋畫中畫花卉、鳥雀的繪畫稱之為靜物畫,畫家以寫實的方法對著景物寫生,甚至畫僵死的獵物。與此相對應的中國繪畫中的花鳥畫,完全是憑借記憶默畫花卉和動物,也稱之為寫生。與西方繪畫的寫生概念不同的是,中國繪畫的寫生是表現(xiàn)自然物象的生命活力。此外,中國花鳥畫家借畫花鳥表達了許多寓意,如畫家往往以動植物的自然屬性比喻人的社會屬性。高大的松樹不畏風寒,畫家將它喻為英雄,而矮小的荊棘多刺,畫家將之喻為小人,竹子、梅花、菊花都較耐寒,故將它們比作君子。有的花鳥畫表達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也有的花鳥畫是表達作者對人生、世事的感懷。
中國古代皇帝比較喜歡畫花鳥畫。宋徽宗趙佶畫芙蓉錦雞圖軸,目的即借雞的五種自然天性宣揚人的五種道德品性。比如一,雞身上的花紋表示有文化。二,雄雞的模樣很英武。三,雄雞打架很勇猛。四,母雞護小雞很仁慈。五,雄雞報曉很守時,表示守信用。這些都是他對大臣的要求。畫家的表現(xiàn)手法十分生動,一只錦雞縱身上攀,壓彎了芙蓉枝,表現(xiàn)出了錦雞的重量感。

《芙蓉錦雞圖》軸,(傳)北宋徽宗趙佶繪,絹本,設色。縱81.5cm,橫53.6cm
作為獨立的畫科,宋代的花鳥畫無論在繪制技巧還是表現(xiàn)形式方面都已經達到高度的藝術水準,《芙蓉錦雞圖》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圖是描繪金秋景色的花鳥畫作。圖中芙蓉盛開,隨風輕輕顫動,蝴蝶翩躚,相互追逐嬉戲,引得落在枝上的錦雞回首凝視,目不轉睛。本幅右上宋徽宗趙佶以瘦金體題“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