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廈門的古玩店老板們,仿佛紛紛變了個人似的。店內(nèi)的不少藏品,以前都只是“差不多”就賣出去了,而近期,部分藏品的價格開始成倍上漲,有的甚至在短短兩天內(nèi)就漲了10倍!昨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原來近期頻繁入廈的頂級拍賣行“攪活”了他們的神經(jīng),也給了他們“抱大腿”的機會。
藏品漲得太“怪”
張先生做了8年古玩生意,按照他自己的話說,“以前是‘不太懂’,一些藏品,原本低價收進來,知道是個好東西,但受大環(huán)境影響,價格也不敢亂喊,有人要,差不多價錢也就賣出去了。”
昨天,張先生把一幅珍藏多年的古畫,以50000元的價格賣給了一位收藏者。“要在以前,甚至是上周末,這幅畫我只敢報價5000元。”張先生說。
“效仿”張先生的大有人在。在某古玩城一家瓷器店,老板告訴記者,某件品相上好的古瓷,以前價格大約在20000元,但現(xiàn)在可以成倍,甚至高5倍地喊。而正在預展的廈門伯雅畫廊,其376幅藏品的估價,也比之前整體提升了近30%。
據(jù)悉,眼下廈門收藏市場還屬剛回暖起步,氛圍不是太濃,此前不少本地拍賣行舉行的拍賣會拍出的價格并不理想,這也使廈門收藏市場一直成為收藏界的價值“洼地”。但最近,這些古玩店老板似乎突然變了個人似的,手中的部分藏品,不僅喊出的價格高出數(shù)倍,“口氣”也更理直氣壯。
“抱大腿”升行情
行情轉(zhuǎn)變太快也太“怪”,讓一些收藏愛好者感到“驚訝”,但在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卻是“可以理解”。廈門謙記古美術(shù)館館主郭仲樺說,這段時間以來,香港佳士得、北京保利、北京匡時以及古天一等大批知名拍賣行集中“排隊”入廈預展,一下子就把廈門的整體收藏氛圍給炒熱了。
記者注意到,在古玩店內(nèi)漲得比較快比較“怪異”的藏品,大多與頂級拍賣行展出的藏品有“淵源”。比如,某古玩店內(nèi)收藏一件清早期的銅制器皿,老板給的“標價”為30多萬元。當記者詢問為什么突然漲這么高時,老板立刻拿出前兩天北京匡時預展時的圖冊,然后指著一件同樣是清早期的銅制器皿說,“這件藏品估價有幾百上千萬元,我才賣幾十萬元,算是很便宜了!”
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事實上,在廈門做古玩生意的人中,受大環(huán)境影響,很大一部分人其實并不真正懂市場行情,而這些大拍賣行頻繁來廈,正好給了他們“抱大腿”的機會———因為有了藏品可做參照。廈門伯雅畫廊總經(jīng)理劉裕平說,一般情況下,與大拍賣行展出的藏品同屬一個時代,或者同種類的藏品,價格會跟著拔高。
但是,即便如此,有業(yè)內(nèi)人士提醒說,廈門收藏市場畢竟不能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真正有高價值的“珍品”相當稀少,因此,普通投資收藏者在面對“突飛猛漲”的所謂“同類真品”時要格外小心,謹防上當受騙。
來源 : 廈門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