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秋興八景圖之六 明 董其昌 縱53.8cm 橫31.7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為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冊頁之一?!肚锱d八景圖》描繪了作者泛舟吳門、京口途中所見景色。董其昌于庚申年(1620)八、九月間泛舟北上,歷時二十余天,途中經(jīng)過松江、蘇州、鎮(zhèn)江一帶,對景寫生,共八開。每開均有作者行楷題記及署款,第一開為曾鯨所畫的董其昌肖像;其他七開均為山水,或淺絳或小青綠,上題古人或自己的詩文。第三開署[庚申中秋吳門中秋作],庚申為公元1620年,是年董其昌六十六歲。圖中峻拔的山頭,沉重的石塊,深邃的溪谷,彌漫的煙霧,各盡其態(tài)。既有草木蔥茂、風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點,又有沙汀蘆荻、遠岫橫亙的水鄉(xiāng)情調(diào), 亦有江天樓閣、彩舟競發(fā)的江上景色。每幅皆構(gòu)圖精巧, 意境高遠, 韻味充足。筆墨則集宋元諸家之長,形成蒼秀雅逸的畫風。
此冊幅面較大,畫面秋意濃郁,體現(xiàn)了秋山的空靈恬靜之美。著筆無多,雖廖廖數(shù)筆,但涵蓋力強。設(shè)色古雅、秀潤,畫面通透、明凈,清光一片。
畫上題“短長亭,古今情,樓外涼蟾一暈生。雨余山更清。暮云平,暮云橫,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玄宰。庚申九月朔,京口舟中寫”。
此冊最初為董次子祖源所有,鈐有“男祖源珍藏”朱文印。先后經(jīng)謝希曾、潘正煒、孔廣陶、龐元濟收藏。新中國后,為劉靖基收藏,于1981年捐獻給了上海博物館。
來源:NO.1美術(sh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