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2月3日,北京匡時秋拍夜場在北京國際飯店開拍。元人《崇真萬壽宮瑞鶴詩唱和卷》以被媒體認為是“低調的500萬元”的價格起拍,經過半小時的拉鋸戰(zhàn)后,最終以8800萬元的價格落槌,加上傭金,達到了1.01億元的高價,打破了匡時公司成立以來拍賣的最高價紀錄。
一件最初的期望值僅為60萬元人民幣的書法拍品,卻能以超出期望值160多倍的價格成交,變成1個億。這是一件怎樣的作品?背后又有怎么樣的故事?
這件拍品是今年春拍后,匡時美國代表處受到美國一位老朋友的邀請,向國內傳回了這些照片,根據(jù)照片中模糊的第一印象,草擬了合同。委托方蔡老太太是上海最后一任道臺蔡乃煌的重孫女,她并不明白到這件東西的價值,只當是祖上傳下的普通舊物。事實上這些東西在她家里包著,可能幾十年沒有打開過,保存得格外好。從蔡乃煌1916年被革命軍殺死,至今已經將近100年了,換句話說這件東西已經100年沒有面世。
當匡時美國辦事處將拍品帶回時,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先生看出此物為元人書法作品,由六位元代文人共同撰寫,描繪的是元初道教儀式的壯觀場面。據(jù)了解,元代82年的歷史所留下來文化遺跡極少,短暫的文化入侵并沒有完全征服漢族,因而在漢文化為大一統(tǒng)的明代,對元代的東西不尊重甚至排斥,在明代的幾百年間,對這些文物都沒有進行整理。因此元代的書跡尤其難得。“道教和元代的玄教關系密切,而且這件東西又涉及到元大都,萬壽宮即是現(xiàn)在北京中心醫(yī)院的所在地,對于宗教學、地理學都有填補空白的意義。那么多座標綜合起來,這件東西堪稱國寶,價值可想而知。”董國強說。
“最初簽的合同是十萬美金,我們合同上簽的是60萬人民幣。但是看到這件東西時我就知道遠遠不止這個價格。”董國強認為,拍賣公司是受人之托,為了不辜負這份遠道而來的信任,他于是決定親赴舊金山拜望這位蔡老太太。“我跟她說的原話:舊金山海邊金門大橋就是漁人碼頭,那別墅賣一百多萬美金一套,你有五個孩子,這件東西的價值能給你的孩子一人一套。”
委托合同的底價于是這樣調整到了500萬元人民幣。“這是我十分有把握的價格,我慢慢說給她聽,讓她明白國寶不是具體的價格可以比擬的。很有可能五百萬,幾千萬,甚至一個億。”董國強說,后來事實證明這個預期是十分貼切的,而且如果按照春拍市場的火紅走勢,在當時甚至這也是一個保守估計的價格。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