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6日 09:12:09
出處:中國藝術網(wǎng)
點擊率:2844
10月初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一尊海外回流的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拍出天價,將佛像拍賣熱推向新的高潮。2.3644億港幣的成交價,不僅成為佛教藝術品的最高成交價,也創(chuàng)下中國雕塑藝術品的世界拍賣記錄。隨著這股拍賣的熱潮,佛像的收藏市場有何波動,其他相關的佛教藝術品諸如唐卡、甚至天珠市場的上升空間又待如何?
佛像市場漲幅明顯 市場價值仍被低估
從市場數(shù)據(jù)來看,去年春季到秋季佛像的價格漲了幾乎一倍,從上一年的秋拍到今年的春拍,佛像價格已經(jīng)翻了兩到三倍。自2004年中國內地開設佛像拍賣專場,到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一尊“明代銅藥師佛坐像”以1100萬元突破千萬大關,再到2006年10月香港蘇富比專場拍賣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1.166億港元成交。佛像市場進入第一輪的成長期。時隔數(shù)年,又一尊天價佛像的橫空出世,引領了新一波的投資收藏熱潮。業(yè)內人士預測,將來的5到6年佛像藝術品將進入第二輪的成長循環(huán)期。
據(jù)觀察,在拍賣市場中創(chuàng)出高價的,大都是明清時期的金銅佛像。在現(xiàn)在的市場上,一尊銅質佛像小品,其市場價格至少在5萬元左右,品質上好的銅佛像,價格可達10萬元至100萬元之間。
對于今年秋拍佛像市場的再度升溫,許多業(yè)內人士表示這是正?,F(xiàn)象。相比其他收藏品類,佛像收藏可以說還屬于小眾化的狀態(tài),市場價值在一定程度上仍被低估。
與瓷器板塊相比,佛像的價格并不算高。有專家表示“瓷器板塊拍出億元已不是一件稀奇事,而佛像能上億元的就只有那么一兩件?!薄岸际菍m廷里用的東西,宗教信仰鼎盛時期,皇家在佛教上花費的金錢和功夫要遠比在瓷器上多得多,要講究得多。15年前乾隆官窯的一個盤子,也就是幾萬元,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上千萬了。好的佛像在15年前也要3到5萬,現(xiàn)在也只不過是上百萬的樣子。這是上千倍與幾十倍的增長對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相比其他收藏群體,收藏佛像的人群并不多;而且佛像涉及的收藏知識廣泛,存在鑒定難、收藏難的情況,并不是所有的佛像都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對于怎樣的佛像值得收藏?收藏專家指出,首先是年代要久遠;其次材質具有稀缺性,整體盡量完整;此外,尺寸、品相、工藝也是衡量價值的重要標準。業(yè)內人士建議藏家要時刻關注市場表現(xiàn)。另外值得藏家注意的是,有損傷、有銹、有腐蝕以及水平比較差的工匠做的東西,價格還是上不去,沒有太大的升值潛力。對于新入手的藏家,應該多看書、多看拍賣,多對比研究,警惕假貨。
唐卡收藏不斷升溫 墻里開花墻外香
佛像的收藏熱潮也帶動了佛教用具的價格上漲,唐卡就是其中的一員。明清唐卡在拍賣市場上屢創(chuàng)天價。不到10年,唐卡的最高拍賣價格就上漲了1000多倍。據(jù)了解,目前明清老唐卡的價格動輒就能賣到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可以說唐卡已成為收藏市場上的黑馬。
自2006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chǎn)之后,唐卡逐漸成為收藏市場上的一顆新星。這種用金、銀以及天然礦物質顏料在織物、皮革或紙上進行描繪而成的工藝品,發(fā)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由于唐卡的繪制工藝復雜、用料講究、色彩艷麗,一直被看作是藏族宗教文化藝術的一朵奇葩。此外,唐卡內容還涉及藏族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多個領域,被譽為“藏民族的百科全書”。
雖然近年來唐卡的市場價格越來越高,但在資深收藏家眼里,唐卡的市場價格還遠未達到合理水平,其收藏投資價值仍有待進一步挖掘。而且與國外相比,唐卡的價格整體偏低,存在“墻里開花墻外香”的情況。
在國外,許多人對唐卡抱有非常濃厚的興趣,收藏唐卡的人非常多,反觀國內,唐卡的收藏一直不溫不火,可以說目前國內唐卡的收藏還處于起步階段。從價格上來看,在國外,明清時期的老唐卡價格多在幾萬美元至幾十萬美元之間,其整體價格遠遠高于國內。從這一點來看,目前國內唐卡的收藏價值也有待進一步挖掘。
此外,唐卡的收藏價值也是良莠不齊。一般來講,年代越久遠的唐卡價格越高。而現(xiàn)在采用流水線制作的新唐卡,多采用煙熏或者煙土涂抹造舊,摸起來很粗糙,顏色不自然不均勻且像是浮在表面的,這類唐卡的收藏價值明顯要遜色很多,收藏者在購買唐卡時,一定要注意新老唐卡的甄別。
天珠受追捧 佛教法器值得關注
目前市場上的佛教藝術品以佛像、唐卡、法器三大類為主。隨著佛像藝術品市場行情的看漲,佛教法器也日漸受到人們的青睞。佛教法器大多以金、銀、銅鑄造為主,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貝殼雕以及布、絲織、錦緞等面料制品。其材質各異,造型奇特,制作構思巧妙,數(shù)量巨大,是佛教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家提示,以下三類法器值得關注:制造工藝精美、用料考究的法器,與宗教歷史文化相關的法器,以及雕刻精美的護經(jīng)板等。
天珠,一種古老的寶石。主要產(chǎn)自西藏、不丹、錫金等喜馬拉雅山域,被藏族同胞認為是天降石。天珠因其各種神秘的古老傳說和神奇功效,一直以來深受藏族同胞喜歡和追捧。而近年來,隨著藏族題材收藏熱潮的興起,產(chǎn)量極少的天珠成了古玩市場上最昂貴的珠子,在拍賣會上也是屢創(chuàng)天價。2009年,一件“三棱護法天珠”以5000萬元的天價創(chuàng)下國內有拍賣紀錄以來的最高價,成為名副其實的“珠中之王”。今年北京的一場春季拍賣會上,一件“十二眼天珠”也拍出了1840萬元的天價。短短幾年時間,天珠拍賣價格上漲了1000余倍。
目前古玩市場上,清代普通天珠價格都在十幾二十萬元以上,收藏門檻很高,業(yè)內人士提示收藏投資者在收藏天珠時,一定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