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5日 14:16:46
點擊率:5360
人類藝術的演化邏輯告訴我們,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是促進人類進步的精神動力。周天黎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思想的當代意義在于,她是一位具有文化遠見與使命感的藝術家,相信“審美影響人的精神,藝術能表達非常深刻的意義和精神洞見。真正杰出藝術家的作品不僅能觸動心靈,而且還能感動心靈,豐富和純化心靈”。
周天黎 《丹楓》 2016年
她天分素質卓越,富有藝術上的獨創(chuàng)精神以及藝術感性抽象力的籌思。她說過,“格物致知,物我一理。任何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都存在突破的空間,破則生變,變則通,通則融,融則生。我的繪畫生涯就是一個不斷自我解放的過程”。所以她掙脫傳統(tǒng)圖式的庸明相繼,困厄糾纏,真正擁有“傳承—開拓—使命”的大視野,從本質上去理解花鳥畫的四理:情理、物理、畫理、道理。且她能四理通變,兼擅文理,連貫中西,開拓創(chuàng)新,成就斐然,并有一種參與歷史的自信堅定以及經(jīng)歷風雨雷電錘煉后的大氣吞吐。你可以贊同或反對她的藝術與思想,但謗譽、是非都遮蔽不了她作為當代杰出人文藝術家和畫壇重鎮(zhèn)的高蹈氣象。這位名滿兩岸四地的藝術家心如明鏡,書畫漫卷情彌切,尋先秦諸子,會唐宋八家,追屈子之悲,思托翁之懺,叩天籟之問,常用兩枚閑章——“坐看星云”“獨釣銀河”。她厚重的藝術和藝術思想對當下社會文化都在產(chǎn)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周天黎出道很早,三十年前已走過中國畫小寫意、大寫意的必備技能階段,其書法也甚佳,楷書清剛絕俗,狂草雷滾電馳,變古而有唐風。她對藝術的態(tài)度已從被動接受轉換為主動思考,美學觀念上,將繪畫從客觀再現(xiàn)轉向主觀精神表現(xiàn);技法上推重筆墨老辣蒼秀之美,注重繪畫的墨、色、光、形、意、線的融合,出入中西,融古匯今,大膽借鑒西方現(xiàn)代表現(xiàn)主義的一些理念。墨彩團團天地寬,她進行“積彩色調水墨”的藝術大演繹,折射出時代精神,形成了新的周式繪畫語言,令人耳目一新,獨步畫壇。幾十年來,中國美術界在藝術觀點上常常處于兩個極端之間的激辯震蕩,她自懸孤心于天壤,笑傲潮流,橫站立陣,以強硬的姿態(tài),既揭示守成主義,又論判激進主義,以君子情懷、一己之力疾呼文化改良和藝術思想創(chuàng)新,多年前就提出“中華元素、八面來風、文化創(chuàng)新、精神重建”的16字建言。她十分討厭某些陳舊與油滑的國畫,公開闡述不能順著迂腐庸俗、慣性陳舊的審美趣味去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然而也要認清西方文化中的精髓與糟粕并站穩(wěn)自己的根基。同時反思一些藝術作品為何無力進入人類心靈。爭論的聚焦中不斷提筆揮戟,擊楫中流,點亮警省的燭火,推倒欺世之虛妄,對社會文化及種種錯位現(xiàn)象表達犀利的人文觀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文化闡釋力的砥礪中,她獲得社會公共文化身份,以排名第一當選《美術報》2013年十大年度人物。
周天黎二十世紀80年代和啟功、黃苗子、郁風在—起
周天黎深沉思辨,悲憫情懷,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上,追尋美,堅守美,既追求藝術語言的卓越,又追求精神的卓越,并把這一切提到某種大徹大悟的哲理高度。而且,她一直強調畫家在繪畫中要表現(xiàn)畫家主觀的情思,要畫自己心里面的東西,要有生命和血肉的參與。她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大自然,利用她中西融匯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其強烈的思想感情,而且力圖以全球化的視野,建構反映東方情懷與東方文化氣息,彰顯新時代中國美學品格語言樣式的新可能。
有一點需要指出,以前的文人畫家,即中國畫家,他們首先是文化人,是學者,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他們的繪畫創(chuàng)作背后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思想資源,具有儒釋道等中國古代哲學體系的知識學基礎,從天人合一到文人士品,他們的許多作品無不閃耀著精神與靈魂的光輝。除此以外的畫畫者,大多僅屬于繪畫技工、作坊匠人而已。因為畫家的人文品格和精神氣質以及藝術作品的精神性升華是逃避不了的基本原則。缺少深厚文化內蘊的手部運動、行貨制作,以及矯揉造作的市儈式繪畫,其作品就僅僅是一張普通的圖而已,是無力對壯麗的生靈海洋所呈現(xiàn)的繽紛進行傳神的抒情或描繪,何況大美學的視野,還需要哲學的眼光。用上述文化分野觀照今天熱鬧紛紛的中國畫界,很多現(xiàn)象即可明白辨察。
中外藝術史歷歷證明,任何一位于美術史鏈條中的大畫家的深刻見解,除了來自于對繪畫藝術本身的認真研究與探索外,離不開對文、史、哲等其他學科的通曉,離不開對生活激流與人生銘心刻骨的體驗。周天黎不僅是一位站在歷史前沿的藝術家和藝術思想家,她身上還有一種真正的學問學術價值沉淀與中國藝術心靈靈光乍現(xiàn)、浪漫高華的東西,還有一種真正的中國文化沉郁頓挫的精神傳統(tǒng),以及重新喚回這個傳統(tǒng)核心的人文支撐。故周天黎的花鳥畫有著強烈的人格化傾向,蘊含著深切的精神價值和情感價值。甚至還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深度、厚度以及豐富的、有濃度的內涵。她說過:“我認為藝術家不是沒有深刻精神彰顯性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因為藝術需要心靈的創(chuàng)造。再者,中國古代思想家們研究哲學的目的,不僅是‘聞道’,重要的還有‘履道’,這和一個真正藝術家所呈現(xiàn)出的藝術精神,在本質上是相貫通的。而人文藝術在人類得以成長的道路上始終處于前傾的姿態(tài),保持著永遠的頑強和進步,并始終在精神領域飛翔,具有面向未來價值取向的基本特性。”
周天黎 《寒香》 1988年
羅丹關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體驗:“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飛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內而外開放的?!币晃划嫾业淖髌肥欠窬哂袕娏业乃囆g震撼力,很重要的一點是視其是否注入了自我獨特的思想和精神。筆墨只有和畫家的靈魂融為一體,畫出的一花一石、一雀一鷹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所以說,一切偉大的藝術都是藝術家內心經(jīng)歷過強烈的震動,感情受到巨大驅迫以后的產(chǎn)物。近日讀到周天黎《我逐蒼日》《生如夏花》《花黃起作回風舞》《向陽之花》《日晞》《雨后挽斜陽》等幾幅大寫意向日葵畫作,筆者難以掩飾自己的驚訝。一位才華橫溢的大畫家,憑其雄厚的實力,獨特的畫風,火一般的熱情,遐思遄飛,靈心神思,給人們帶來美的藝術享受。再一次深感她對墨彩光影和線條意象有著內在的敏悟,真正的心觸體受,映目銘懷,入象存形,離相闡道,境界高遠,披圖可鑒,撞擊似地感覺到畫家激烈跳動的思想脈搏!以她的奇縱蒼莽、強悍及深度,涌動著創(chuàng)新和變革的潛流,可謂“藝術作品以自己的方式開啟了存在者的存在”,進入了頗為自覺的藝術狀態(tài)。那其實是藝術家一種發(fā)自天性的心靈大解放的大自由!從這幾幅畫作中可以看到,畫家以她的特殊感受、特殊直覺、特殊情緒、特殊技巧,大膽摒棄無情感思考的流俗式繪畫作風,而將自己的思想和繪畫內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注重畫中的內涵和神韻,展現(xiàn)開放性活力。如其所言:“繪畫創(chuàng)作,對我來說,是生命歷程中的神性牽引?!弊匀晃锵笤谒壑?,是表達主觀情緒的載體和象征,是揭橥生命精神的深深寄托!
巍巍乎,唯天為大。天之力卻莫大于日,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向日葵常被和太陽之光緊密相連,是光和熱的象征,也是內心翻騰的感情烈火的寫照。意象幻化,畫面上朵朵葵花在無限的蒼穹下,追光拜日,倔強昂頭,望著極遠的天際,期待裊裊而來的天籟,向太陽奉獻著所有的愛戀,喜悅地迎接光明??鋸埖男误w和激情四射的色彩,是那樣的華美、濃重與輝煌,就像一團團熾熱的火球。黃色的花瓣又猶如太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整幅畫就像是燒遍畫紙的熊熊火焰,壯麗激蕩。細看花盤,卻層層疊疊,深深淺淺,彰隱自若,靜穆中和,如繁星入夢,不乏細膩、優(yōu)雅與爭妍中的和諧,并帶有雕塑感。許多評論家認為周天黎用筆似斧劈,膽魄驚人,氣旺神強,奔放不羈,使色彩的情緒化表現(xiàn)達到了某種極致,筆下的向日葵于內在精神的呼喚中,變成了一個個燃燒的生命體,具有無窮的生命力,也生動地體現(xiàn)出畫家非凡的美學追求。既合清人王昱《東莊論畫》所嘆:“何等章法,何等骨力,何等神味!”更印證了周天黎一再對自己繪畫作品和思想論述的強調:“藝術創(chuàng)作的生命在于感情,凡好的作品,都用墨色線條訴說思想和性情。氣韻生動是畫家生命里帶出來的東西,只有畫家的熱血和思想的鋒芒才能激活它!”
人有相同的本性,也有相同的人生命題。錢鐘書先生強調中西交匯,他有名言:“東海西海,心理攸同?!敝佬g史論家范景中教授在其大作《中華竹韻》一書中也重申歌德的名言:“不論東方還是西方,藝術的偉大價值是共同的。”2012年9月,周天黎曾到凡?高墓地憑吊,并在法國小鎮(zhèn)奧維爾旁邊凡?高自殺的那塊著名的麥田里眷眷地長久沉思,體悟凡?高是用生命在畫,畫他的愛,畫他的壓抑,畫他的扭曲,他生命中所有的感覺都在他的繪畫里。她又到這位飽受磨難、營營孤詣的藝術天才死去的閣樓小床上,追尋他最后的痛苦呻吟與潸然崩潰,同時也感悟這或許是這位后印象派大師在追求另一種無形生命的綻放?;氐桨屠杪蒙衢L夜未寐,情緒難收,她寫下了《憑吊凡?高札記》一文(見2012年10月13日《美術報》)。徒看煙云幻空相,凄惶苦楚覓跡遁。蒼茫悲愿,澄明吟嘯,心靈的閱讀中灑下了她對凡?高生命存在和價值理想生死與之的虔敬、純正和圣潔,敏慧觸角于藝術家的精神譜系:“絕不可以讓自己心靈里的火熄滅掉,而要讓它始終不斷地燃燒?!狈?高許多以向日葵作為主題的作品或多或少影響了她的創(chuàng)作思想。還有,周天黎早年就對俄羅斯白銀時代著名詩人康斯坦丁的名句“我來到這世界是為了看見太陽”感觸頗深,把它摘錄以箴銘形式擺放在畫室。這,肯定也對她的藝術創(chuàng)作產(chǎn)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周天黎 《生如夏花》 2015年
另外,作為一位人文學者,周天黎涉獵深廣,人文觀照的光芒照亮她思維的路徑。司馬光《客中初夏》有句“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講的是人品;蔡氏《葵花》詩云“最憐一點丹忱在,不為斜陽影便移”,寄托的是忠君?!渡胶=?jīng)》所載夸父逐日故事有這樣的意思:人如太陽永遠光明向上,故夸父一直追趕太陽,想把太陽的溫暖送給人民。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成為人類的桃花源。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對此激賞:“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贊的是意志和信仰。周天黎認為“沒有信仰就沒有精神家園,甚至難以維守基本的人格底線。藝術家絕不能放棄更高的精神追求、精神境界,而把現(xiàn)世的自我當作全部的價值之源”。
置身意志與信仰在功利主義的沖擊面前顯得很脆弱的當代,周天黎在大幅畫作《我逐蒼日》畫面上的題詞“雖非夸父,我逐蒼日”,這出自胸臆中的短短八個字和鈐印“丹青總與山河壯”的閑章,震撼人心的“寫我心畫”,是當代一位杰出人文藝術家托物釋心的、超越時空的精神聚會,充滿了巨大的詩學冥想,演示著個體生命精神的破曉。同時也反映了她思緒深邃,鴻論天地,情潮澎湃的人文創(chuàng)作視野,傳達出畫家烈火焚燒的內心和精神上的執(zhí)著?!吨芤住分赋隽⑾笫菫榱吮M意,作品立意上聯(lián)結起古代漢族神話里水與火激蕩亙古的大漠中,那夸父飛奔追日的壯烈情操,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志氣和永不改變的堅定意志和信仰,求索五千年的滄桑肅穆,去面對我們這個劇烈變化的社會,去追求理想和希望。從而更加重了畫作在精神上的烈性釋放,一波千瀾,一種蓬勃噴發(fā)的沖動撲面而來,進一步催生起激動人心的感應力度,使觀者站在這幀180厘米高的名畫前,能融入到畫家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v覽人類文化滄桑流程的驚濤駭浪,無疑,這樣謳歌人類生命絢爛和精神永恒的藝術作品,才具有經(jīng)久不衰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史上的價值索引。
因為看到了萬般世相,也見識了人心曲晦,藝術家在尋找意義的途中,黑色叢林常常遮蔽,錯置人的判斷。然而,人類的生命歷程始終在同一蒼茫中面對敞亮星空,歷史是一位與所有人簽訂了生死契約的不死智者。我們撇開“武士頭顱文士筆,紛紛化作侯門狗”的蕭索時代不談,上有傳統(tǒng)慧智,洄溯源頭活水,滿眼寶典豐儀,充沛于霄壤六合。因此,歷史總是成為人文藝術家們莫大的精神資源,成為思辨、邏輯、真理以及中華文化根基與道氣的追尋之徑。揆諸史乘,讀城垣神往明古今,觀蒼山靜思知天地。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一脈,中國自孔、孟、老、莊與《尚書》《詩經(jīng)》《春秋》《楚辭》《史記》以來,就孕育出勇者大無畏的氣概,仁者悲天憫人的情懷,智者洞穿歷史黑洞的眼光。好一派浩氣長流,日月貞明!千載之下,靈性善感者莫不心馳神往。周天黎喜歡曠達瀟灑的竹林七賢,鐘情浪漫清逸的李白,心儀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王陽明。多少個春寒料峭的午夜,她深讀也深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陳寅恪的學知學識十分推崇。周天黎大言:“陳家一門忠烈,三世報國。陳先生暮年孤寂,目盲體衰,雙腿又斷,躓踣驅馳,花十年心血寫成的最后一部巨著《柳如是別傳》,我用‘如石蘊玉,如水含珠,雍雍鐘鼓,天鵝絕唱’十六字來形容。大師獨立蒼茫,苦澀中對正善、邪惡和人性、人道有著深刻的思考與啟示,在世道澆漓,艱難坎陷的人生中提煉道德和精神的崇高。這是枯眼待九泉之滌蕩心胸之作!是‘淚中凝聚著民族魂’!”
周天黎在揮毫作畫
正如哲言:“由于空間,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沒了我,有如一個質點;由于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敝芴炖枵J為:“沒有思想,就不可能有優(yōu)秀的藝術。因為哲學,藝術才變得偉大。”云遮霧籠,細雨潛潤,歲月的內修磨洗中,周天黎一直努力去透識宇宙與塵寰之間人世天道的萬象演變,身上衍生出一種強烈的人道主義和理性力量,時時閃爍著思想的光芒。用中央美院原副院長徐冰教授的一段話來說明周天黎其人其藝十分貼切:“好的藝術家其實都是思想型的人。最后思想是關鍵。他對社會,對時代,對文化,對他與社會的關系等等的認識都超于他的同代人。他又有一個本事,就是他可以把這種思想用一種藝術的方式給說出來,或者用他的行為方式給解釋出來。我覺得好的藝術家、有價值的藝術家都是這樣。”
周天黎總是讓自己努力去引領這個時代的審美,而不是順應這個時代的消費,并在對荒謬的抗衡中,為建構生命與藝術存在的精神王國而嘔心瀝血——這些對周天黎來說并非是溢美之詞,因為她就是這樣一個中國美術界睽違已久的人物。當然,高處不勝寒,孤獨感對她這樣的藝術家與藝術思想家來說,也是必須要承受的。她曾在畫中題詞“三千里地無知己,十萬軍中掛印來”,這既是一種孤傲,也是一種感嘆,更是一種出入傳統(tǒng),開拓創(chuàng)新,縱橫捭闔的氣度和抱負!另外,周天黎平時不屑于熱鬧交游,難得要出場也表現(xiàn)得寡言,只因滿城風沙,臨窗獨邀明月,與喧囂浮華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但只要提起筆來,即神采飛揚,目光如炬,劍拔飆風,氣勢磅礴,豪情萬丈。她是一個可用筆墨主宰萬物,怒江披雨,驚濤拍岸,揮灑性靈,充滿自信的人。哪怕是最孤獨的選擇,她也沒有彷徨,在文章中寄望自己能生如夏花之絢爛,逝如秋葉之靜美,也希望自己用心血澆灌的、散落于民間的藝術作品可以生命不息。周天黎感慨地說過:“真正偉大的藝術當有天地間一種混茫浩瀚的元氣啊!”所以,她在自己的藝術實踐中,在對筆墨線條、光影色澤、形象結構以及潛藏其中的萬般情思里,一直奉行對精神、思想、哲學、仁愛、善良、良知、性靈、道德、理性、懺悔、憐憫、人道、歷史感與生命奧秘的深思和彰顯。有道是“畫境即心境”,在滄海橫流的時代大環(huán)境里,藝術家在這樣博大的境界與大審美層次上的自我定位、自我期許、自我成就,更需要拳拳不泯之心、漣漣未瞑之目而直面陽光,更需要良知的勇敢和靈魂的高貴!誠如王國維先生指出:“言氣質,言格律,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br />
原刊2015年4月18日《美術報》、2016年5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杭州三達文化投資策劃有限公司
杭州江南書畫經(jīng)營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長生路58號西湖國貿中心706室
電話:0571-87558039 87558040
郵箱:chym88@126.com
網(wǎng)站:中國藝術市場網(wǎng)(www.24045.cn)
更多藝術咨詢請掃描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