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39
點擊率:3222
在拍賣行競買的字畫、瓷器等藝術品都是真的嗎?許多市民對此有疑問
。遼寧省沈陽市一位消費者在出資81萬購買了7幅名畫后,經(jīng)鑒定所購名畫均為贗品,一氣之下將銷售的藝術品公司告上法庭。這起官司從起訴到判決經(jīng)歷了6年,買主的訴訟請求獲得支持,法院判定銷售方退返購畫款81萬。
對此,南京一位藏友告訴記者,雖然這個官司是打贏了,但是在當下的藝術品市場,想要收藏真品,還得依靠自己的一雙慧眼。古玩界的交易行規(guī)一向是“不保真”,藏友們無論是通過藝術品公司購買藝術品,還是在拍賣行競拍,都無法保證自己花大價錢買回的作品是真的。這位藏友表示:“收藏藝術品主要的渠道就是拍賣行,但是拍賣行的拍品是不保真的,贗品風險要自負。”以字畫為例,想要分辨出一幅名家字畫的真?zhèn)?,恐怕沒有點功力還不行,所以即便是在拍賣行競買,也有風險。這位藏家告訴記者,在這個行當里,要么自己成為專家,要么就自帶專家,自己曾經(jīng)去看拍賣預展就請專家同去,否則很容易“打眼”。
拍賣不保真,這是“行規(guī)”。記者從南京多家拍賣行了解到,拍賣行會在拍賣前幾天進行拍品的預展,有競買意向的藏友可以到現(xiàn)場看拍品,辨別真?zhèn)危绻X得合適再決定是否要參與競買。
南京愛濤拍賣的相關人士表示,拍賣行只是中介機構,因此沒辦法做到每一件拍品都保真,更何況,藝術品的真?zhèn)尾皇且粋€專家說了算的,也沒一個機構可以給一件作品蓋棺論定。該人士表示,拍賣行在拍賣前也會對拍品進行鑒定,但很多東西拍賣行的鑒定團隊看好,并不代表其他專家也都看好,這個跟藝術品的特殊性有關。
如果有藏友在拍賣行競買到的藝術品為贗品,那么打官司能不能贏?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南京分所律師徐培對此表示,法律并沒有規(guī)定拍賣行有保真的義務,但具體還要看拍賣行和競買人之間的合同關系是如何約定的。比如上述沈陽的案件,就是因為藝術品公司曾承諾買家如有假可退貨。
徐培表示,藝術品市場比較特殊,藝術品的市場價值無法標準化,沒辦法和房地產(chǎn)一樣按照每平米多少錢來計算,有人覺得值這個價有人覺得不值,所以全憑個人意愿,風險也較大。
來源:現(xiàn)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