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山月黎雄才等23位藝術家作品亦在受管制之列 對其影響市場看法不一
藝術品投資
國家文物局上周末發(fā)布了關于《1949年后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鑒定標準(第二批)》(下稱“《標準》”)的通知,記者昨日登錄國家文物局網(wǎng)站看到,《標準》提出,為了加強對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作品的保護,著名藝術家吳冠中的作品一律不準出境,另有關山月和陳逸飛、黎雄才等23位藝術家的作品也有出境限制。
此規(guī)定一出,立即引起業(yè)界熱議,有人認為此舉相當于抬高了藝術家的地位,或令其作品價格水漲船高,尤其利好內地拍賣行在香港舉行的拍賣。但也有行家認為藝術品的生命在于流通,這種“限購”的必要性不太大。
24藝術家作品被限出境
記者登錄國家文物局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在此《標準》中,吳冠中作品一律不準出境,關山月和陳逸飛作品原則上不準出境,而包括黎雄才、白雪石、亞明、啟功和程十發(fā)等在內的21位藝術家的代表作不準出境。國家文物局表示,此舉是為了加強對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作品的保護。
據(jù)業(yè)內人士介紹,原來早在2001年,國家文物局就曾頒布《1949年后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鑒定標準》。高劍父、何香凝、李可染、林風眠、徐悲鴻等10位藝術家都在作品一律不準出境的名單之中。
此外,被列入1795年~1949年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的書畫家共245人,分為:作品一律不準出境、原則上不準出境及精品和各時期代表作品不準出境三類。
業(yè)內觀點
觀點1:或利好“內資外銷”香港拍賣
以吳冠中作品為例。2011年6月3日晚,在北京保利春拍《現(xiàn)當代中國藝術夜場——吳冠中重要書畫作品》專場上,其代表作《獅子林》以5000萬起拍,以1億元的落槌價被收入囊中,加上傭金后的成交價為1.15億人民幣,創(chuàng)下吳冠中畫作的最高紀錄。
“巧合”的是,保利香港將于4月3日至6日在香港舉行春拍,其中就包含“水陸兼程——吳冠中彩墨與油畫專題”。
“這個規(guī)定旨在壓縮市場流通,特別是境外交易,那么或將對內地龍頭拍賣公司從去年起定期在香港舉行的‘內資外銷’型大拍有利?!睆V東藝術品商會會長石金柱在受訪時表示,限制其作品出境的消息或令藝術家作品價格水漲船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會促使香港本土的交投更為活躍。
另有部分業(yè)內人士也認為,該規(guī)定似乎從另一角度詮釋了為何去年內地龍頭拍賣企業(yè)開始競相赴港開槌。
觀點2:嶺南名家作品“回流”成主流
廣東崇正書畫部負責人牟翔表示,原則上限制關山月作品和黎雄才代表作的出境,相當于再次肯定和提升了他們的名家地位。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歷史和地緣等多種原因,不少嶺南名家的書畫早年都流出境外。近年來,廣東及全國各地的多家拍賣行源源不斷地前去搜羅拍品,因此這些藏品近年來一直在走“回流路線”。
牟翔提到,近期香港多家外資拍賣行競相提高買方傭金,令買家的交易成本增加,或許會對成交造成一定影響?!按送猓瑤X南名家中的趙少昂、楊善深作品在香港一直有很大市場,價格相對較高,甚至高于廣東本土,而關山月、黎雄才留存的作品比廣東本土少,價格也不如在廣東賣得高,所以該規(guī)定對于香港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
觀點3:藝術品的魅力在流通中體現(xiàn)
除了市場人士看漲看跌外,也有人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待這項新規(guī)。藏家陳先生認為,國家制定限制文物、藝術品出境政策的初衷應該是防止國家重要文化財富大量流失海外,而吳冠中、陳逸飛等名家的作品原本大多“漂”在海外。
近年來,由于國內藝術品市場行情火爆、購買力增強,許多名家作品在國內賣得比國外還好,許多精品和代表作已經逐步回歸,再加上許多藝術家生前已將最重要的作品成體系地捐給了國內館藏機構,可以說“主力”已扎根國內,其他“蝦兵蟹將”在境內外正常流動,應該不存在國寶流失的問題。
陳先生認為活水才好養(yǎng)魚,藝術品的生命和魅力也在流通中才能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鏈接:
《1949年后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鑒定標準(第二批)》
一、作品一律不準出境者(1人):吳冠中
二、作品原則上不準出境者(2人):關山月、陳逸飛
三、代表作不準出境者(21人):于希寧、王朝聞、白雪石、亞明、劉旦宅、劉炳森、許麟廬、啟功、張仃、宗其香、鄭乃珖、彥涵、師白、黃苗子、蕭淑芳、崔子范、程十發(fā)、蔡若虹、黎雄才、潘絜茲、魏紫熙。